咸宁网讯 记者张欢、特约记者胡剑芳、李婷婷报道:桂香浮动,月满中秋。10月6日晚,在咸安区桂花镇有着九百余年历史的大屋雷古村,一场庄重而热闹的传统祭月仪式在雷氏祖堂前的月塘畔隆重举行。数百名村民与远道而来的游客齐聚于此,在传承数百年的古礼中,共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感受中华传统月亮文化的独特魅力。
咸安区素有“桂花之乡”“嫦娥文化之乡”的美誉,与月亮相关的民俗传说源远流长。其中,大屋雷村自清代起传承的中秋祭月习俗尤为独特。据悉,自2009年起,经当地不断挖掘与整理,一套完整且在全国独树一帜的祭月仪式得以恢复重现,使这里成为中秋民俗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祭月仪式在皎洁的月光下庄严举行。现场肃穆而神圣,遵循古礼进行的祭拜流程,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遥远的过去,感受着先民对自然与天象的敬畏之情。仪仗队绕月塘穿梭巡游,伴有鼓乐和烟花,是整个仪式的高潮。28盏星宿灯倒映在池塘里,波光粼粼,整个村庄沐浴在月辉之中。
随着仪式环节的推进,现场气氛逐渐由庄重转向欢腾。当祭月仪式接近尾声时,村里的妇女们身着盛装,跳起了象征团圆与美满的欢快月圆舞。随后进行的“散福”环节,她们将承载着祝福与喜悦的月饼、瓜果等洒向周围的人群,供大家分享,寓意将福泽与丰收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
最后,五彩斑斓的焰火在夜空中璀璨绽放,与明月清辉交相辉映。古老的大屋雷村在欢声笑语中,以其独特而深情的方式,度过了这个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节日温情的中秋之夜。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赤壁:全民欢唱庆佳节
下一篇:
科好玩|花好月圆人团圆,中秋“硬核”赏月指南来了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报道:4月16日下午,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食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正式开课,首批91名学生, 50名家长齐聚学校食堂...
爱好传统文化的读者朋友常读此书,可以从中汲取许多为人、为学的养分,一定会受益终身。
它不仅是对王夫之传奇人生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表达,为观众提供了一次与历史、文化、思想深度对话的机会。
《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内容简介:本书将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诗坛兴起的尚奇之风视为唐诗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揭示出奇诗...
粽子包完后,该社区志愿者们一起提着粽子,含着浓浓情意送到社区困难老人家里,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气氛,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
文/飘雨桐01时常说到“仪式感”,仪式感到底是什么呢?借用《小王子》的话,那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谭海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乐建舜出席仪式,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吴晓波主持仪式。
引导学生成为热爱劳动、坚持运动、求知若渴、关爱他人、学会审美、全面发展的个体。
针对早上起床难,家长可以采用让孩子早一点上床休息的办法,第二天早一点起床,提前放放音乐,以便提神醒脑。
这启示我们,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打造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赋予传统节日现代化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