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实验小学 张晓玲
今年的5月19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我和216中队的少先队员及家长志愿辅导员代表一起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咸宁舰。
海风掠过军港的清晨,咸宁舰庞大的舰体宛如静卧的巨鲸,泛着令人敬畏的蓝辉。舰首高悬的红色横幅,热情地欢迎着我们这群来自家乡的访客。我领着队员们拾级而上,心早已被这海天之间巍然挺立的“移动国土”所震撼。这岂止是一艘军舰?俨然是浮于浪涛之上的家园。
孩子们在海军教导员的引领下有序参观军舰。他们好奇的眼睛顷刻被那些陌生仪器与舱室点亮。驾驶舱里,队员们轮流坐上指挥席,小手在圆圆的舵盘上转动,仿佛已担起千钧之重。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稚嫩肩头骤然挺直,懵懂眼神里燃起了担当的星火——课堂里再精妙的讲解,终究抵不过亲手触碰“深蓝脉搏”时的共鸣。
最令人动容的,是餐厅里的结对仪式。队员们踮起脚尖,将鲜艳的红领巾小心翼翼地系在海军叔叔、阿姨的胸前,并致以崇高的队礼;海军战士们则以挺拔的军姿和标准的军礼回应。队礼高过头顶,军礼齐于眉梢,两股为家国奔涌的热血在此刻激荡交汇。“大洋先锋,海南铁拳,咸宁舰豪气冲天!威武的水兵,作风优良,走向深蓝,忠魂不变!”孩子们纯净的童音与水兵们浑厚的歌声一同交织在《咸宁舰舰歌》里,那激昂的旋律仿佛穿透了钢铁甲板,直抵灵魂深处。队员们递上亲手绘制的祝福卡片,又从海军叔叔手中郑重地接过缀有舰徽的帽子。他们戴上这特别珍贵的帽子,灿烂笑容与冷峻军徽相互映衬,似将保卫海疆的赤诚薪火,默默植入柔软心田。
午餐时,队员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舰上的饭菜,脸上洋溢着新奇与满足。午休时分,走进海军宿舍,眼前的景象令队员们屏息惊叹。那“豆腐块”般棱角分明的军被、纤尘不染的床单,还有设计精巧的舰用床铺,无不诉说着铁一般的纪律。有孩子忍不住低语:“我也要好好锻炼身体,好好学习,长大了也来当海军!”这梦想的种子在严整内务的震撼下破土而出。
活动间隙,我注意到随行的家长志愿辅导员。一位父亲正俯身,细心地为孩子扶正那顶略显宽大的海军帽,指尖轻触军徽,眼神里饱含无言的期许。还有一位母亲,安静立于合唱队伍之外,眼角闪动着湿润的泪光。家校共育的意义,就在这细微的陪伴与静默的注视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家庭伸出坚实的手,托举着学校教育的翅膀,一同将雏鹰送往更高远的海天。
校旗与舰旗在军乐声中庄严交换,精致的咸宁舰模型与闪耀的咸宁舰舰徽作为庆祝咸宁市实验小学建校六十周年的厚重贺礼呈于眼前。城舰同名、军民同心的情谊已无需多言。这份荣光将永驻咸宁市实验小学校史馆,成为照亮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的灯塔。
返程时,海风已吹散正午的燥热。孩子们倚着车窗,看着咸宁舰巨大的轮廓逐渐模糊。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此行何止于见识国之重器?那舰上轻轻抚过的钢铁冷冽、耳畔回荡的舰歌雄壮、军帽覆盖额头的沉毅分量,以及海军叔叔们刚强而笃定的背影……皆如不灭的星辰,已悄然沉入童心的夜空,为他们未来的航程默默校准着方向。
咸宁舰终将驶向深蓝,孩子们亦将奔向各自人生航道。然而舰弦上曾经飘动的红领巾,将永远系住少年对家国的赤诚。那日,童年与军舰的美好相遇——在少先队员心中,深蓝从此不再仅是远方,更是血脉里被唤醒的回响。教育之道,不正在于点燃这些幼小心灵的火种,使其有朝一日,能映亮属于自己的那片海洋吗?这场“舰校共建”活动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国防教育实践,更像一本摊开的活教材,让我在巨舰的金属纹路里,读到了少先队活动该有的生命温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岁月流芳,实小情长
下一篇:
在时光里种下星光 咸宁市实验小学 陈璟
507舰设舰长、副舰长各一名,政委、副政委各一名,还有一批部门长。
聂松彬(赤壁)叔叔叫永典,小名水仙,是我父亲唯一的弟弟。望着叔叔手里的手枪,我迫不及待地跳着要玩,但叔叔总是诡秘地一...
通讯员孙剑大年初三,我携妻带子回到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的叔叔家拜年,因为表叔家住大岩山脚下的偏远小山村,平时极少回去...
如果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能收到一封远方寄来的书信,一定会觉得特别的珍贵和难得。
吕艳秀自阳台旧防盗网被拆后,她就没睡过安稳觉。男子从裤袋里掏出一个证件递给她,关严阳台窗户,抱起孩子,拉了她一下,向...
作为通城县第一小学的一名教师,我愿继续以爱为笔,以心为墨,在孩子们的成长画卷上,书写更多关于真善美的篇章,让这群“小...
龙潭支行将一如既往,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
姜以钢(温泉)近日,下班后很少出门,老闷在家看电视。邻家叔叔是乡政府干部,高中毕业的阿姨在学前班教小孩,家境较为殷实。...
万致婷母亲走了,刚刚过完95岁的生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通讯员李松陈晨“没想到这么快就批了,感谢你们!”20日,通城县四庄乡纸棚村7组,返乡创业青年邬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