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护送医护车队:
无论多晚随时出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为抗击疫情,市内公共交通暂停运营,私家车禁行,这座城市迅速从喧嚣中沉寂下来。然而,在这个特殊时期,仍有一群人活跃在咸宁的大街小巷。
这是一支由普通市民自发组成的志愿者车队。他们免费接送一线医护人员上下班,穿梭于各个医院之间,成为咸宁的临时“动脉”。
18日晚上10点,记者来到市中心医院门口,见到了志愿护送医护车队队长甘宁,他正在等待医护人员下班。
今年24岁的甘宁,是土生土长的咸安人。之前一直在北京工作,去年因为大腿受伤,回到咸宁休养了大半年。他是一个网络达人,一直关注着各种新闻资讯。面对汹涌的疫情,“我在家就待不住了,想出去做点什么,想出一点力。”
“封城”之后,市内公共交通全部暂停运营,但整个城市的运转仍然需要一些基本保障,特别是医疗物资的运输、医护人员的出行保障等。咸宁枫丹公交公司开通了医护人员通勤专用车,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城区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之需。
大年初一,甘宁在一个水果微信群里看到一个医护人员上下班遇到难题时,立马与她对接上,正式开始了“护送医护上下班”的工作。
“后来,我得知医护人员上下班难是一个普遍问题,立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不停地在朋友圈转发,征集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不到3个小时群里就有了400多人。”甘宁说,当天晚上,就有10多台车开始运行了。
据了解,目前,有40名市民像甘宁一样,主动加入到志愿护送医护车队中来,最多时候达到100多人。他们24小时待命,专属且全方位安全护送一线的医护人员,保障200余名医护人员的出行。
今年45岁的夏爱玲和儿子两人住在咸安,去年腊月二十八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通山。被困在咸安的夏爱玲在家里待了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了甘宁志愿车队的招募信息,便报了名,成了首批志愿者司机。
志愿做司机,本不求回报的夏爱玲,经常会被感动到。
“我们车队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都有,我们因为共同的想法聚到了一起,感觉就像一家人。”夏爱玲说,有一次她6点半从家出来,送了一位医生上班后,在医院门口碰到了志愿者司机王奇均,他给我带了一盒牛奶,两个茶叶蛋。现在外面没有早点卖,他知道我们可能没吃,就给我们准备了吃的。
夏爱玲跑的路线比较固定,主要在医院与酒店之间,所以在酒店休养的医护都存有她的联系方式。
17日中午1点半,维也纳酒店大堂里,云南医疗队的护士王全丽因为没坐上医院班车,正着急着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酒店告诉她可以联系夏爱玲。
“我真没想到,我刚一开口说了我的情况,玲姐立马答应了。”王全丽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那天刚刚到达咸宁,因为人生地不熟,又没联系上他们领队,可把她急坏了。她打完电话没等2分钟,夏爱玲的车就到了酒店,把她送到了市中心医院。
志愿者司机蔡亮都是在夜晚义务接送咸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的一些医护人员上下班,每天都准时准点。早上6点,天还没透亮,便出了家门,他要先对车内进行全方位的酒精消毒,然后按时到达医生护士的家门口,7点送医护人员上班。
“现在路上基本没车”,对于目前的出车情况,蔡亮甚至说到,“我永远不会迟到,无论多晚都要接送。”
这些天的接送,蔡亮与医护人员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非常信任的关系。有医生会跟他讲到自己的压力,也有医护人员感激蔡亮的接送,指导他一些专业的防护知识。
在蔡亮的行车记录视频中,记者看到,不少医护人员下车时会暖心地对他说:“开车注意安全。”而他会像亲人朋友一般招呼说:“什么时候下班了,给我发微信,我来接您。”
社区志愿代购小分队:
跑腿买菜有求必应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吕翠红 刘治乾
自2月18日零时起,我市严禁城区居民自行外出购物。为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组成志愿“代购”小分队,为居民代购跑腿。
“今天大家都想吃点什么菜,尽快下单哈。”19日7点多,花坛社区网格员黄清就开始忙了起来,她从家里走到社区办公点只要几分钟,但在路上,她就开始拿出手机工作。
今年50岁的黄清,是花坛社区网格员,一直负责军分区小区、天兆小区、中行宿舍等8个小区的居民服务。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工作在一线,自18日起,她又成了邮政宿舍小区的代购员。
15斤土豆、5斤白菜苔、8斤胡萝卜……小区居民们将自己的菜单发到了小区群里,黄清看到后进行统计,再到城区指定供应点采购。
今天黄清接到了24单,代购任务得分4趟才能完成。在笔架山路口的社区指定物资供应点,黄清出示了社区开的采购证明后,开始采购。
“除了不要土豆,您今天还要点什么菜,今天菜苔很新鲜。”黄清一边翻着菜摊上蔬菜,一边打电话给自己包保的孤寡老人。
“我们给居民买菜,都是挑最新鲜的,就像给自家买菜一样的。”在供应点,黄清忙活了半个多小时,出来时,她拎着十几户居民的菜,缓慢地往自己负责的小区走去。
路上黄清不得不走一会歇一会。自春节加班到现在,她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但她咬牙坚持将菜送到了小区门口。
在笔架山路口物资供应点不远处,记者遇到了穿着红马夹挺着孕肚的社区网格员赵培培。
“这种降压药帮我拿3盒,再拿一个体温计……”在一家药店里,赵培培正在帮居民买药。
今年30岁的赵培培,怀孕已有2个多月,自农历大年三十开始,她返岗工作。她负责的小区内有两户是外地返咸居民,因为实行居家隔离,每天她都要帮忙采购物资,送菜上门。
2月4日晚上11点多,刚回到家的赵培培,突然肚子疼被送医院。医生说,赵培培是因为身体太劳累,已有先兆流产征兆,建议她马上住院保胎,赵培培不得已回到家里休息。11日,赵培培不顾家人反对,再次回到工作岗位。
赵培培介绍,社区里不止她一个人有特殊困难,大家都是一样的,每天工作到11点多是常有的事。
来照顾赵培培的母亲看到她每天工作到很晚,在厨房里心疼得直抹眼泪。“没有办法,只能无条件支持她的工作,一回家就给她热一下汤,保证她的营养。”
为居民跑腿,他们有求必应。
走访张家湾路口处的供应点、原电大对面慧鑫生活超市、笔架山路口物资供应点、中百超市、沃尔玛等物资供应点,记者看到,社区代购员们戴着口罩,拿着居民的购物清单,正在帮居民们采购生活物资。
2月18日,希望桥社区温泉中学小区居民周眉家里儿子过生日,想给孩子做点好吃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让代购员帮忙购买。
2月16日,南昌社区财保小区居民李庆家中,收到了代购员帮他买的米和肉,喜笑颜开。
2月8日,元宵节,花坛社区居民刘婆婆家里想吃碗汤圆过节,她在家带头“闭门自守”,只得请社区代购员“跑腿”。
……
这一张张订单感动着社区居民们,这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感动和温暖。
小区物业保安:
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念
治疗一线在医院,防控一线在社区。
面对疫情,小区的物业人员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为小区筑起坚实的屏障。
13日晚上7点,张鄂良和往常一样,在小区入口内100米路段打转,一方面注意车辆人员出入情况,一方面注意居民散步情况。
“为了安全,请不要集中散步。”“请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晚上7点—9点,一些居民在小区内散步。看到4人以上集中散步的,张鄂良迅速上前劝导分散,要求他们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9点过后基本没有散步人员了,张鄂良又回到门卫室,从监控里观看小区内部情况以及人员进出情况,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今年63岁的张鄂良是金桂路世纪花苑小区物业保安队长。大年初二早上,张鄂良刚刚睡醒,就接到公司电话,要求马上到岗。面对家人的担心,张鄂良说:“我工作有14年,小区情况我最熟悉。在这关键时候,必须冲在前面。”
张鄂良家在咸安,离工作地方不是很远,但因为工作原因,一年难得回去一趟。按照以往,大年三十到初八是休息时间,只需要每天一次前往小区抽查工作即可,其余时间可以在家陪伴家人。但是今年,仅大年三十和初一在家休息,从初二到现在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春节家里很忙,以往我能分担一点。今年妻子一个人忙活,很辛苦,但是没办法,小区居民多,不能出一点事。”张鄂良说,每天家人都会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叮嘱勤洗手、戴口罩。
“小区换了几次物业,我们业主每次都指定张队长留下,他很负责任。”居民葛女士说。
从大年初二开始小区严禁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对于进出小区的人员,检测点的值班保安会进行询问、测量体温、登记,张鄂良也会仔细辨别是否属于小区居民。因为他在这里工作多年,熟悉每一户居民以及小区车辆。
“外来车辆、人员一律不准进。为了居民的安全,不能怕得罪人。”张鄂良表示,前段时间,陆续有业主亲戚来拜年,一律不让进,东西可以放在门口,保安拿进小区,业主可以过来拿。有一户业主直接打电话给他,要放人进来,他拒绝了,为此,两人之前比较好的关系闹僵了,这户业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和他说过话。
居民家水、电、锁出现的小问题,能维修的,张鄂良也会尽力维修。大年初二早上,4栋的徐先生跑到门卫室说家里的线路烧了,请不到维修人员,十分着急。张鄂良迅速提起工具箱前去维修。由于一些在外地的保洁人员无法到岗,张鄂良有时还承担起了保洁工作。
不同于其他保安轮班,作为保安队长的张鄂良吃住在门卫室,24小时在岗。盯着监控、协调处理问题、保洁、消毒……张鄂良每天早上6点起来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2点后,基本没有车辆、人员进出,才到门卫室2楼休息。若后半夜有特殊情况,值班保安无法处理,他也会马上过去解决。
城区快递小哥:
买来干粮填饱肚子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口罩、防护服、护目镜、药品、消毒液……“货都齐了,准备转载!”15日晚上7点,顺丰快递咸宁市咸安区分理处负责人佟思,在仓库里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清点登记完了要转运的物资。虽然辛苦,但一想到能为抗疫出一份力,他觉得自己的这点累“值”!
从城区总部仓库出发,佟思负责装载转运的近130箱防疫物资,将通过与相关同事对接,送往武汉、宜昌等市。
登记装车、运输、卸车清点……从除夕夜起,佟思便不断往返于快递办公地点和货仓之间,尽心负责防疫物资的运送。
截至15日,他共计分管转运了2000套隔离服、5000套检查手套、600箱口罩等各类医疗防疫用品。
“对快递行业而言,速度就是效率。不论是针对武汉疫区的‘绿色通道’,还是正常收寄渠道接收的各类防疫物资,我们都全力做到当日接收、当日收寄、当日清运,确保防疫物资以最快速度抵达疫区前线。”佟思告诉记者,完成防疫物资运输任务是当前首要工作。
目前,顺丰在城区的5处寄递网点正逐步恢复正常运营,以全力保障防疫物资运输为主,运力以处理应急物资为主,各揽收网点要按照统一安排,结合实际制定快递寄送收发预案。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邮政、顺丰等企业开通了专项抗疫救援物资“绿色通道”,确保医疗用品、设备等紧急物资第一时间运送至抗疫一线。同时,组织企业增派人力、物力以及各类运输资源,号召在岗一线员工在保证自身健康前提下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加大对疫情地区的运力保障。
防疫物资的运送,牵一发而动全身。佟思每天的精神都处于绷紧状态,每天早上8点开始,佟思就要进入工作状态,一直到忙到晚上9点。因为顾不上餐餐定时吃饭,他索性买点零食干粮填肚子。
除了运输防疫物资,不少像佟思一样的快递人员,都是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他们每天做好卫生防护,严格执行员工岗前测量体温和在岗佩戴口罩,定时对运输工具进行通风消毒,就是为了自己和包裹快件的安全。
编辑:hefan
上一篇:
【云南医疗队在咸宁】云南援咸医疗队受伤护士谷桂美: “不情愿住院,我要重新投入战斗”
下一篇:
连续奋战,他病倒在战“疫”一线 —— 记通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