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机关党员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带头”,一份份请战书汇成了咸宁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有的手术住院还未康复,有的顾不上家中3个月大的孩子,有的夫妻两人齐上阵.....
“疫情即战情,党旗是方向”,疫情发生后,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机关党委迅速制定防疫方案、落实防控措施,组织发动党员干部投入疫情防控战。通过领导带头、支部攻坚、党员冲锋,合力织牢疫情“联防联控网”,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公检中心党员服务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他们身穿“红马甲”,夜以继日抗击在疫情的第一线。为贫困村送去口罩、护目镜、体温枪等万余件紧缺防控物资;每天到市防疫指挥部食堂餐饮食材提供快检服务,为防疫“中枢”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组织干部职工捐款18050元;主动参加市阳光助困协会,给一线单位搬运分发外地捐赠的西蓝花、花菜等100吨蔬菜;下沉至多达7个包保小区全面落实网格化管控工作,勇挑重担成为滨河社区等6个小区的防控负责人,每天14个小时在各防控点值守、进社区逐户核查登记。
二
忠孝难两全 使命在心间
今年,对程杨李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春节前他终于住进了新房,并把患了老年痴呆症卧病在床的父亲接到了温泉,本是床前尽孝的时候,但是面对疫情,他把家中的一切托付给了妻子。
“我是党员,国有召唤,我必须冲在前面,家里就交给你了”,程杨李愧疚的对妻子说。面对疫情,程杨李毅然返回工作岗位。
有着10多年党龄的程杨李是借用到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干部,因为身负行政财务部的职责,他没能在社区防控点疫情一线抗击疫情,而成为了一线战士服务的勤务兵。
虽然是身在后方,但是工作也十分繁杂,从早到晚,他的电话就没断过,不得不随身携带充电器。从1月23日公检中心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他落实防控方案;1月27日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协调27名离咸职工返咸;贯彻落实办公区消毒;成立单位消毒队;协调分发口罩、酒精、体温计等防控物资;为一线党员志愿者订购盒饭;申请领取通行证明;开车接送志愿者去防控疫情点;编写上报各部门材料报表,等等。从去年到接到防疫命令开始,他的身影一直没有停下来。
每天晚上回家前,他都会惯例再到几个防控点巡查一遍,确保困难当日清零,才会放心回家。在外面,他是党员;回到家,又是另外的角色。他是父亲,女儿今年要中考,他没时间辅导;他是丈夫,家中负担都在落妻子身上,他有愧疚;他是儿子,却不能在床前尽孝,也只有晚上回来才能帮父亲更换被褥、换洗衣物,陪父亲聊个天。
三
只因我是退伍老兵
抗击疫情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打响以来,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收到了无数封请愿书。其中,有这样一群人,第一时间选择站出来,义无反顾冲在了第一线。“我们经历过部队的教育、培养和锻炼,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挺起脊梁,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我当过兵,我有义务冲在前,群策群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年轻,我受过部队的锻炼,我身体底子好,我申请成为党员志愿者” 。这一封封请愿书,简短的话语,表明了他们坚定的决心、肩负的使命。
郭会平:将奉献发挥到极致
“团结一心抗疫情,排查每个可疑人,只要听从党的话,困难再大也攻下”这是郭会平在社区排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作为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机关支部的支部书记,郭会平是第一批前往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当疫情爆发时,他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果断投身到香吾小区、国税小区进行入户排查,他与同事们一起一户户测量体温做好人员信息登记,耐心安抚群众帮助其解答疑虑,及时宣传讲解政策,确保居民不恐慌、不混乱、不信谣、不传谣。香吾小区、国税小区信息排查登记完成,小区暂时稳定后,郭会平主动请战前往煤化局小区门口进行值守。起初志愿者人员较少,疫情较为严重,郭会平经常与同事两个人在寒冬中持续坚守8-9个小时。面临一些不配合的住户,郭会平总是耐心、微笑的做着解释工作,并尽全力帮住户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在煤化局小区总能看到郭会平帮助采购日常生活用品、测量体温、协助运菜、温馨提醒的身影。与此同时,他严格按照居民出入的条件,有序的进行着出入登记,对煤化局小区内的50户,165名居民进行详细的登记,无确诊无疑似。
陈扬:我年轻,我不上谁上
“好的,我马上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爆发,最需要支援的时刻。陈扬接到了公检中心需要组建党员志愿队的召唤,这个年轻的小伙立刻舍下一年才能与父亲相见的机会,放下刚刚做好的难得的团圆饭,带上口罩,前往单位。
“我年轻,我不上谁上”,他说。由于家住较远,加之封路,每天需提早起床,走长时间的路程赶往社区,但他从未迟到,十几天如一日,从未间断。他家中人口较多,但由于坚守一线,接触人员繁杂,他从值守之日起,回家便主动自我隔离,单独就餐,只为家人安全。因疫情需要,他与女朋友均在一线值守,为了保障所守区域的安全,常常忙的无法联络,“我很好”“注意安全”是他们每日的对话,但也是最真的关怀。
编辑:hefan
上一篇:
连续奋战,他病倒在战“疫”一线 —— 记通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方勇
下一篇:
当好乡村防控“三员” —— 咸宁市委政法委驻通城县望湖村第一书记郑卫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