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买来节后扔
月饼如何走出浪费怪圈(养生杂谈)
几乎每年中秋节,总要有这么几种新闻报道:节前,各种花样月饼上市,天价月饼惹争议,过度包装须警惕等;节后,则是月饼大甩卖,追问过剩的月饼去哪儿了,反思浪费现象等。
今年,在全社会都在声讨餐饮浪费的氛围中,中秋节又将翩然而至。提前一两个月,很多商家就按捺不住推出“新科月饼”抢占市场了。
事实上,人们对月饼的消费量,早就到了天花板了。笔者每年中秋节,也就当天为了应景,吃上一个半个的,再吃就吃不下了。传统的太甜,为了健康也得少吃;创新的往往流于稀奇古怪,接受不了。所以,月饼的“节前买、节后扔”,成了年复一年的中秋节常态。
问问亲朋好友,大部分人也表示,每年给别人送月饼的同时,自己也会收到少至两三盒多则十来盒的月饼。这当中一大部分难逃被扔掉的命运。因此,每年中秋节过后,小区的垃圾箱里都会发现被扔弃的月饼,有的甚至完整无损。
虽说各方一直在为如何避免月饼浪费而出谋划策,但很多并不奏效。比如以各种月饼为原料的“暗黑料理”,充其量就是个噱头,不适合大多数人的味蕾,从而流传不广。节后月饼更多的归宿是做饲料,这成本就太高了,纯是为了处理。
因此,月饼浪费的本质,是月饼过剩,供大大地过于求。按理说,商家就应该减少供给,那为啥每年月饼消费市场仍旧红红火火呢?
也好理解,月饼的过节属性,已经从补充糖分、过过嘴瘾,转变为人情往来、联络感情。买月饼是为了送礼,吃不吃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这月饼的浪费,从根儿上就注定了。
所以,防止月饼浪费,就得对症下药,双管齐下。一方面,得继续创新,给月饼动动手术,针对如今的消费需求,开发低糖、低热量的品种,注重养生乐寿,讲究健康营养。
同时,对现有品种提质升级。比如,这些年各种肉馅的月饼推出了不少款,囿于保质期,很多因为没有及时卖掉而被丢弃,能否加以扬弃?或者研发技术,延长保质期?
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把附加在月饼之上的人情因素、送礼需求尽量净化,还月饼本来面目——寓意团圆,象征温情。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既从供给角度,让月饼与时俱进,跟上消费市场的变迁,又从需求角度,把各种不正之风、送礼冲动最大限度清除,把水分挤出去,供需平衡了,市场理性了,节后月饼的大规模浪费,还会出现吗?(熊 建)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新华时评·厉行节约:建立长效机制 制止餐饮浪费
下一篇:
制止餐饮浪费 安徽星级饭店、A级景区供“半价”“小份”餐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既可以优化供给和扩大内需,还能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构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为基础...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荣华报道:3月18日,市委召开2019年市区重点项目推进座谈会,全面了解市区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
涉农企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4月1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召开全省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
题: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将释放更多发展新动能中新社记者王恩博从将中国视作功能单一的“世界工厂”,到如今争相设立承担全球研发...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3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一系列“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措施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出购房优惠补贴,以及房地产交易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