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工艺在家庭美育中的活态传承,今年暑期,我市成功举办了4期“美润童行——咸宁家庭美育公益计划”系列公教活动。活动涵盖多种传统工艺形式,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家庭积极参与。通过“亲子共学+家庭共创”的模式,不仅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更以美育滋养心灵、连接亲情,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亲子共创,传统技艺走进家庭
7月20日,首期活动“箔彩流芳”在市美术馆公教厅启动。15组家庭共同体验了烧箔画这一独特绘画形式,感受金箔、银箔与传统绘画融合的魅力。周沫老师通过PPT与实物演示,系统讲解了烧箔工艺的文化渊源与技法。实践中,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将纤薄的金箔粘贴于卡纸上,并合作绘制出桂花、楠竹等咸宁本土元素图案。家长周先生感慨道:“没想到孩子能静心创作三小时!”他从“主导者”转变为“艺术助理”,协助固定金箔、夹取箔片,深切体会到亲子互动中的耐心与专注。
8月24的活动以“掐丝珐琅”为主题,带领家庭体验景泰蓝工艺。家长负责用金丝勾勒轮廓,孩子则填充彩砂,共同完成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家庭成员不断调整细节、精进技艺,最终创作出兼具古典美与现代感的珐琅画。
以美育人,文化浸润涵养文明
本次活动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妇女联合会及共青团咸宁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市美术馆承办。自启动以来,每期活动均吸引15至20组家庭踊跃参加,广受好评。
活动不仅注重艺术技能的培养,更强调通过美育传递文明理念、提升人文素养。市美术馆有关负责人表示:“美育的核心在于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将工艺文创融入家庭教育,让孩子与父母在动手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让美的种子成为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活动旨在以家庭为单位推动亲子共创,践行“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以美化城”的宗旨,使传统手艺焕发活力,让美育自然融入家庭生活,同时借助文化之美的浸润,提升市民审美与城市文明水平。
馆外延伸,持续深化家庭美育
“此类活动为孩子提供了难得的非遗体验机会。”家长姚娜表示,“这些在学校里难以接触的内容,大大拓展了孩子的视野。”通过亲子协作,非遗技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融入日常的情感纽带。“家庭共创”模式既让家长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孩子的艺术潜能与创造力。
据悉,此次活动的优秀作品将通过市美术馆官方公众号展示,并有机会直通全市青少年书画大赛工美决赛,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未来我市还将组织开展传统工艺深度体验、节庆文化沉浸体验及国画笔墨系统研学等活动,持续以“亲子共学”模式深化家庭美育。
咸宁日报记者 王馨茁 通讯员 柯周超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明实践激活乡村文明新气象
”8岁孩子家长杨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周末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要么一起看书参加活动,不仅增长了见识,也促进了父子感情。
”4月7日下午,在咸宁市第十四小,全校学生的社团活动让整个校园沸腾了。
针对家长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将其纳入家庭教育指导范畴,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
下一步,该社区将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社区书屋为依托,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活动频次,不断增强...
湖北银行赤壁支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发挥行业优势,实施金融知识定向精准宣传,不断丰富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效果...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市图书馆联合市妇联,推出一系列阅读活动。“看见幸福...
除开展亲子同上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外,该校多线行动,近期还先后组织开展了线上暑期安全专题知识教育课,暑期安全教育主题...
为营造良好家庭阅读环境,促进亲子共成长,近日,咸宁市妇联“书香飘万家”亲子故事会在咸宁市图书馆三楼创客厅举行, 80余名...
假期里,赤壁市羊楼洞、崇阳县柃蜜小镇、嘉鱼县山湖温泉等景点,咸宁市新时代文艺中心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将文化活...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亲子共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关系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