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市人大代表,嘉鱼县望凯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报讯 记者谭昌强、特约记者谢燕子、通讯员龙钰:1月8日,当记者走进位于嘉鱼县官桥镇跑马岭村的望凯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望秀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整理一份《关于将“青竹坡”黑土猪产业列为咸宁市产业扶贫重点项目的建议》材料。
作为一个七零后的女性创业者,罗望秀从事养殖行业多年。2016年,她组建嘉鱼县望凯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一种名为梅花星猪的黑土猪品种,搞起了黑土猪养殖。
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她把这片占地500亩的荒山野岭打造成初具规模的黑土猪养殖示范基地,累计吸纳就业人员52人,带动农户90户,并将基地辐射扩展到咸安、通山、崇阳等地。年出栏黑土猪5000头、土鸡数万只,年创产值近1500万元,年收入160万元以上。同时,合作社注册了“青竹坡”生态黑土猪商标,引进合作伙伴,探索建立“互联网+农业”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组建营销团队,利用网店、微商、超市酒店餐饮以及设立黑土猪专卖店、生鲜猪肉同城派送等方式,解决销售难题。
富裕起来的罗望秀,没有忘记她所在这片土地和仍未脱贫的乡亲。
在嘉鱼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以来,罗望秀积极响应号召,采取吸纳入社、吸收务工、结对帮扶等举措,先后吸纳24个贫困户入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当地村委会及贫困户签订贫困帮扶协议,实行供种、供料、技术、销售、防疫“五个统一”运营模式,向贫困户提供仔猪,并回收成猪。此外,合作社还吸收12个贫困户劳力务工,优先收购贫困户种植的玉米、红薯、南瓜和红薯藤等青饲料。
自2016年以来,她共为入社的贫困户低价提供雏鸡30多万只、散养土鸡苗数万只、仔猪300多头,帮助筹集发展资金70多万元,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上门服务指导,免费分发资料80多份,提供各种市场信息50多条。对帮扶户出栏的成品鸡和整猪,合作社按高于市场均价回收,确保贫困户每年获得约1.3万元的稳定收入。两年来,合作社累计为贫困户发放黑土猪仔300多头,带动全市90余户贫困户脱贫。
在为合作社发展殚精竭虑的同时,罗望秀也在不断摸索新的扶贫模式。
为有效激发贫困户和村民内生动力,同时在养殖户和合作社之间建立良性的产业循环,罗望秀在多年的扶贫实践中,总结提出了“23131” 模式,即在全市用2年时间向每户适合养殖黑土猪的贫困户争取3万元担保贴息贷款和1万元的扶持资金,支持3千户村民通过黑土猪产业实现年增收过1万元。
带着这个凝聚了诸多心血的设想,罗望秀参加2018年湖北省创业大赛,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三等奖。
罗望秀表示,争取支持、推广“23131” 模式,这是她当前的主要工作,希望通过这种模式,以产业动更多的贫困户拔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早日踏上小康之路。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两会人物】汪定邦:以“产业扶贫”践行社会责任
下一篇:
【两会人物】李开鹏:用心做好企业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