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盛世,狮舞香城。
2月28日,正月十三,市体育中心成为一片欢腾的海洋。第六届香城大舞台咸宁市2018年舞龙舞狮展演活动热闹上演。来自咸安区各乡镇的10支舞龙舞狮队轮番表演,欢欢喜喜迎元宵,热热闹闹开门红!
“左点睛,金光闪闪,香城泉都春光好!右点银,银光灿灿,走进咸宁新时代!”随着开场雄狮落笔点睛,展演正式拉开帷幕。
一条120米的金色长龙随鼓乐翻滚舞动,时而首尾相衔,时而蜿蜒穿梭,引来阵阵喝彩。这条来自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大畈村七组的长龙,重达125斤,由54人持杆。“舞长龙是我们村传下来的习俗,从清朝中期就开始了。”舞龙队队长刘昌猛说,每到年三十、正月十五,村里都要舞龙庆贺,在当地已经舞了百余年,如今仍在延续……
舞龙舞狮,舞出传统文化的新生机!
“咸宁处处好风光,青山绿水桂花香,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建设新咸宁扬帆再起航……”一边用汀泗桥方言演唱,一边灵活地舞动着双龙。很难看出来,这支汀泗桥赤岗舞龙队是由平均年龄53岁的农村妇女组成。
46位“奶奶级”的队员或迈着碎步,或大力抡杆,手中的一金一彩两条龙仿佛有了生命,时而腾跃,时而嬉戏。
“为了这次展演,春节我们都在排练。”队长方惠明说,这支舞龙队的前身是腰鼓队,成员都是村里的家庭妇女,最大的年龄有67岁。“平时在家干农活,闲下来打打腰鼓,参加活动,不打麻将,过得挺充实!”
舞龙舞狮,舞出了新农村的新风貌!
“快点,要没座位了。”“好多年没看过玩龙灯了。”……定于3点开始的展演,不到2点半就坐满了观众。爸妈牵着孩子,儿女搀着老人,一家几口赶来“看热闹”。当日,一万五千余名市民前来观演。演到精彩处,观众们阵阵喝彩和连连赞叹。台下阵阵鼓点,也将欢乐喜庆的浓浓气氛传递给广大观众。节目表演完毕,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品味着、体会着年的余韵,体会着元宵的欢乐,同时也憧憬着、期盼着新的一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咸宁变得越来越好!
舞龙舞狮,舞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乐做“龙的传人”
五颜六色的蛟龙在舞龙者的手中上下翻飞,变幻出不同造型:有的龙逐宝珠,有的昂首啸天,有的飞腾跳跃,还有的盘旋绕柱。最精彩的要属官埠桥镇舞龙队带来的表演,一会睡地式、一会叠罗汉式等等。舞龙结束时,队员们还用龙体先后摆出了“中”“国”“龙”三个字,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
其中举龙头的表演者梁帅特别引人注目。他手法娴熟,身形灵活,龙头在他的手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引得龙身左耸右伏,蜿蜒翻腾,十分生动。
19岁的梁帅说:“我的老家官埠桥镇一直就有舞龙的传统,我小时候就是看舞龙长大的。”因此父辈们将舞龙的接力棒交到他手上时,他毫不犹豫就接了。
“舞龙非常不容易,对体能、技巧、配合等都有要求,记得刚练的时候,第二天我两腿发酸,都不能走路。”梁帅说,但是经过这一年的训练和表演,对舞龙的了解越深,就越热爱。
“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舞的不单单是一条龙,更是这条龙背后所体现的精神与文化,能加入舞龙队就是一份自豪,我乐意做舞龙表演的传承人。”
俩闺蜜追年味
“咚、咚、咚……”在喜庆的锣鼓声中,一条条祥龙翻腾而出,引得观众席上的市民阵阵高呼。
54岁的李小萍,是咸宁日报客户端的忠实粉丝。由于去年迟到错过了舞龙舞狮的表演,今年一早就在咸宁日报客户端上关注此类新闻,她说:“幸好我提前关注了表演时间,要是和去年一样就太可惜了。”说完,她连忙起身用手机抢拍精彩镜头。
她的闺蜜刘玉也是民俗表演的爱好者,刘玉直言:“我们今天就是出来找年味的,现在这样的传统民俗表演实在太少见了。”
“真的是,我们小时候,过年早上穿新衣,就到村里各家各户拜年讨糖果瓜子,看大戏,看舞龙舞狮,晚上一家人围着柴火守岁,多开心多有滋味。”李小萍追忆着小时候的年味。
“现在只能通过看看舞龙舞狮表演,回味小时候的年味了。”刘玉说,“传统习俗应该好好保留。我一看到这个表演的信息,就马上转发到朋友圈了,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找寻年味。”刘玉说。
“明年把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带上,和我们一起看。”“对,还可以统一穿上唐装,那更有过年的氛围。”两个“老姐们”你一言语,我一语,畅想着明年的舞龙舞狮表演。
父子俩讲年俗
“传说龙有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能力,是祥瑞的象征,我们中国人就是龙的传人,所以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有舞龙的传统,为的就是祈求来年平安和丰收。”
台上的民俗表演者舞得酣畅淋漓,观众席上,柳和清对7岁的儿子解说得兴致勃勃。
“为什么每条龙前面都有一个球?是给龙吃的吗?”儿子柳烁的发问,引来阵阵笑声。
柳和清也被孩子这句话逗乐了,连说:“傻孩子,那叫龙珠。舞龙表演就是要在龙珠的引导下,随着鼓声锣声的音乐伴奏而舞动起来。通过人体的穿、腾、跃、翻、滚等动作变化,来展示龙狮精、气、神。”
讲着讲着,不少坐在柳和清周边的小朋友也凑过来听,“叔叔,那只狮子怎么上上下下?”“叔叔,你快看,那两条龙缠到一起了,它们要打架啦。”
柳和清说:“我今天可是做足了功课,为孩子解疑释惑。难得有这种机会,可以让小孩面对面地接触传统民俗,我不想孩子只是来看看热闹,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让他了解家乡传统和我国的民俗文化。”
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 刘丁维 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东宁 陈红菊 赵忠志 张仰强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龙腾狮跃舞香城 欢天喜地庆元宵
下一篇:
味年.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