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开展“三禁三治”工作以来,通城县把秸秆禁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开展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城县委县政府、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对秸秆禁烧工作高度重视,两次召开全县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县环保局协同各乡镇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公路沿线,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周边开展了巡查。
9月8日、9月15日市环保局巡查先后发现,通城县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四庄乡、沙堆镇、关刀镇、麦市镇等乡镇辖区内共有6处秸秆焚烧火点;9月17日上午,全县各乡镇辖区内共发现19处秸秆焚烧点。
面对秸秆焚烧的严峻形势,通城县政府实施三项重要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通城县政府成立了秸秆禁烧工作专班,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通城县秸秆露天禁烧实施方案》,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通城县秸秆露天禁烧与综合利用责任状》,制定秸秆还田工作方案,落实配套政策和措施,开展督导检查,确保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部署到位。
二是“疏” “堵”结合,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是为了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单纯依靠“堵”的办法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疏”。 通城县耕地面积31.9万亩,年收获秸秆量在23.8万吨以上(不含留茬),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棉花、豆类、薯类作物秸秆为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只有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出路,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行为,逐步形成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利用为辅的多元化利用格局。
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落实财政补贴。实施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需要政策引导,政府增加投入。通城县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关于秸杆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既让农民得实惠,又能实现“不着一处火,不冒一处烟”的禁烧工作目标。
9月29日,10月22日市环保局先后两次组织秸秆露天禁烧专项督查,通城县境内均未发现秸秆焚烧火点,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