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专题 >> 精准扶贫·荆楚行 >> 正文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5-09 09:06

  4月27日下午,红安县永佳河镇永佳河中学的美术老师孙燕,按时来到付桥小学,给这里的孩子们上美术课。

  为帮扶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红安县每年近500名老师参与城乡交流和校际交流,去年招聘的116名中小学教师、50名幼师,全部安排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这只是红安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系列帮扶措施的一项。

  红安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2015年度,全县本级财政教育预算3.86亿元,同比增长24.3%,年终本级预算追加5239万元,从经费上对智力扶贫给予有力保障。

  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红安县制定了《红安县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整合教育系统各种资源,对教育发展短板和农村学校、学生实施倾斜投入政策,确保所有的学生好上学、上好学。

  这个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帮扶对象上,覆盖了师资薄弱学校(幼儿园)和校园弱势群体两个层面,旨在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在帮扶主体上,首先由国家资助政策“兜底”,实行各学段资助政策全覆盖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全覆盖,基本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在此基础上,由学校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对未纳入农村建档立卡范围的城镇特困户家庭子女、学困生、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帮扶,形成国家、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三是在方式方法上,主要采取“县(城区学校)——乡(乡镇学校)”“乡(乡镇学校)——村(村小教学点)”和“师(校长、教师)——生(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方式,开展“学校结对、师生牵手”帮扶活动,建立各级教育结对帮扶体系和师生结对帮扶关系,全面覆盖每一所薄弱学校、每一名贫困学生和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目前,红安已建立并不断完善 “助、补、免、贷、奖”五位一体、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全县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荆楚行记者 何运林 熊陈 朱矾)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乡村游扶贫,田园景“生”金——黄冈推进旅游扶贫探寻
下一篇: 光伏扶贫带来乡村新面貌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