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6专题 >> 精准扶贫·荆楚行 >> 正文

“金钥匙”打开致富门——看监利县如何依托土地流转力促扶贫攻坚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5-05 08:52

  “土地流转这笔账,我仔细算过,划算得很,划算得很!”监利县新沟镇横台村村民李厚才说。去年9月,他将4亩土地租给福娃集团,今年他又新出租了6亩地给福娃集团,因为他算过,将土地流转与自己耕种,获得的收益其实差不多。

  近年来,监利县合理有序开展土地规模流转,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有效推进农村土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带动了群众致富。据介绍,2015年,监利县人均纯收入比去年上升20%。

  “今年家里没种田了,30多亩田都租给福娃集团了。”新沟镇横台村邓西平说。

  “现在,每年有28860元流转费收入。”邓西平难掩脸上的喜悦,笑着说。

  去年,监利县土地流转面积达60万亩,按每亩地土地租赁金680-780元,农民仅此一项共获得收入4.5亿元。

  “老百姓不仅能得到土地租金,还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参入土地分红。”监利县农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去年,监利县仅工厂化育秧企业流转了土地30万亩,农田入股10万亩,分红总收入达1.5亿元。”

  “离了土地,外出打工就业创收,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尺八镇林塘村村民林国香说。去年,他把土地流转后,在窑厂打工开车年收入2.5万元,妻子在育秧工厂打工负责育秧的工作每年收入2.5万元,儿子在广州打工每年收入5.5万元,加上土地租金收入2100元,政府粮食补贴290元,一年下来,全家纯收入达到10万余元,人平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

  除此之外,监利县还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毛市镇外出的面点师达3.5万余人,占全镇劳动力的85%,年纯收入近30亿元。监利县外出从事玻铝行业人员逾8万,遍布全国各个大中城市,年带回近40亿元收入。

  “流转土地,投资创业创收,自己先富才能带动后富。”监利县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斌说,他原本是监利县尺八镇供销社职工,2012年,他回乡创立公司,领办了尚置水稻种植、尚正农机综合、尚诚统防统治、尚信蔬菜种植、尚勤农资配套、禾兴工厂化育秧、禾旺测土配肥、禾富粮食烘干代储、禾强粮食订单收购、禾壮土地整合整理等10个专业合作社,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多样化的全程服务。去年,公司带动土地规模面积1.5万亩,网络农户1700户,服务面积3.5万亩,实现纯收入250多万元。

  去年底,监利县43家水稻育秧工厂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投入到精准扶贫主战场,网络了300多位农民创业者投资入股,吸纳民间资本近3亿元、创收7800多万元。

  “土地流转,让农民换一种方式与土地亲近。”县委书记黄镇说,监利的土地流转之所以受村民欢迎,关键在于其接地气,保持这样一份“泥土气”,以其质朴的形式,拉近与农民的距离,以火热的情怀,造福了广大群众。(荆楚行记者 江峡 通讯员 朱思志)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生态茶园筑梦小康
下一篇: 村民变股东 放飞致富梦——洪湖市老湾乡柴民村探索产业脱贫新模式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