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灾后重建巡礼
废墟上的“动感地带”
6月10日,鸡鸣三省的通城县遭受了特大暴雨重创,一夜之间,设备停产、农田被毁、民房倒损……
1个多月过去了,通城停滞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水毁农田及时修复改种,倒损房屋紧张重建。一个充满生机的通城在废墟上挺立。
齿轮转起来
7月26日傍晚,玉立砂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吃完晚饭,短暂休息后,又开始加班加点,无情的洪魔似乎没有影响到高速运转的齿轮。
事实上,洪涝灾害中,大水和污泥将厂房的机器设备折腾得毫无生机。
“洪水能浸泡工厂,却冲不垮我们的斗志!”全体员工迅速开展生产自救,灾后第4天,公司全部恢复生产。眼下,各条生产线运行稳定,产量追上灾前水平。
像玉立公司一样,迅速复产的还有平安电工、湖北瀛通等企业。他们不等不靠,组织清淤消毒,修复受损机械,迅速转入有序生产中来。
“企业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参加义务自救。”湖北瀛通公司党委书记徐曙明说。
通城从开发区、经信局等6个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对受灾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对部分恢复较慢或存在较大困难的企业,及时商讨对策,协调解决。
目前,全县64家受灾规模企业纷纷奏响灾后恢复生产的战歌。
禾苗绿起来
7月27日午后,关刀镇台源村村民吴龙甫顶着烈日清理水打沙压的农田。
“灾情过后,各级党委政府都很关心我们受灾农民。只有早日恢复生产,才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吴龙甫说。
沿路走来,水兴河两岸的农田里四处穿梭着村民和农技人员的身影。1个多月来,当地群众已将3000多亩水毁农田全部清理完毕。
哪里的农户有需要,哪里就有红色的旗帜。县农业局成立11个工作专班,由一名党组成员带一名技术员,对乡镇实行包保,为农户提供现场指导。
县水利局组织6支专业施工队,对所有病险水库展开整险巡查;县农机局组织农技服务队,提供排涝、提水设施及免费应急和病虫害防治服务。
该县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整合资金400万元,对水毁渠道、垮塌河堤及水打沙压农田进行恢复,对病险水库及时除险。
如今,沙洲又恢复成肥沃的农田,种上了绿油油的禾苗。
新房建起来
7月28日,付岳良和付耀球兄弟俩正忙着搅拌泥浆,再过一个星期,他们新建楼房的第一层就可以封顶了。
付氏兄弟是北港镇雁门村3组村民,6月10日的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山洪吞噬了他们的家,也吞噬了他们父母和老三傅文豪10岁儿子的生命。
当天深夜,眼睛哭肿了的兄弟俩辗转千里从广东赶回家中,被眼前的一幕所打动——老人的后事在镇村干部的张罗下,搞得有条不紊。县领导前脚送来慰问款,镇政府工作人员后脚就上门和他们商量灾后重建。
在村支部和镇灾后重建专班协调下,老党员主动将自家的地让出来给他们建房,镇里也帮着做好了设计图纸。
阵阵暖流涌上付家兄弟心头:“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尽早建起新房,为大家做表率。”
眼下,付家兄弟100多平方的楼房施工顺利,预计8月底就能搬进新家。
洪灾发生后,该镇政府就成立3个工作专班,鼓舞群众不等不靠,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镇党委书记杜艳珍说:“让受灾群众尽快住上新房,是我们党委政府最大的心愿。”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县倒损民房规划重建1907户,维修2181户。截至7月19日,动工1815户,整修1253户。(记者 李嘉 通讯员 晏承北)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尹汉宁在通城调研灾后重建工作
下一篇:
崇阳救助受灾困难群众 3000套彩钢储存粮仓进农家
相关新闻
-
咸宁市供电公司连夜施工为水库泄洪提供电力保障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秉政)7月11日晚,市供电公司配电抢修人员连夜施工,22时成功接通电源,给温泉肖桥村11组塘尾钱水库...
-
"旅游一卡通"再掀惠民潮 600市民办卡游景区
-
二论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
各部门迎战旅游节扫描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