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积极谋划“十二五”开局之年 >> 最新报道 >> 正文

访咸安区委书记胡超文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1-17 09:01:00

力推县域经济提速进位
  

  13日,咸安区委书记胡超文接受咸宁日报记者采访,畅谈咸安发展新趋势,描绘咸安未来五年新蓝图。表示将紧跟“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全力促进县域经济赶超进位。
  胡超文说,“十一五”时期,咸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
  同时,“市区一体”发展机制形成。目前“市区一体”的协调衔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初步形成“多赢”的利益连接机制和全局意识,有利于整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区域中心”地位更加巩固。 “十一五”以来,区域带动性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区域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商贸物流、交通、旅游、金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发挥咸安在鄂南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咸安的区域中心地位。
  “武汉城市圈”咸宁市区率先融合。武广客运专线已经投入运营,武咸城际铁路和武咸快速通道即将建成,咸安和武汉有了“同城效应”,有利于咸安建设武汉产业配套平台。
   “武汉新港”创造拓展空间。咸安已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武汉新港建设规划,发展空间得到新的拓展。
  “重点开发”迎来发展先机。咸安区是全市唯一被划定为国家层面的重点经济开发区域。
  胡超文表示,“十二五”期间,咸安区将继续坚持“市区一体”发展战略,在空间布局上逐步实现“五区二城一带”协调发展。 

  “五区二城一带”即建设咸安(凤凰)经济开发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永安现代商贸物流区、鄂南大竹海生态风景区、华彬·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等“五区”,  发展梓山湖生态新城、咸安新城等“二城”,创新“淦河生态经济带”。
  胡超文说,咸安区被确定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将在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城镇化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同时咸安又处于“两圈一带”发展区域,多种外力推动、多项政策叠加支持和咸嘉新城、城铁等多个重大项目促进,将使咸安发展进一步加快。
  咸安“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列;“两型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到2015年,“五区二城一带”初具规模,率先在“武汉城市圈”建成生态县(市、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胡超文表示,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起步年,也是转型发展、攻坚突破的关键起点,咸安力争实现“五个新突破”:
  一是在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上有新突破。用创新的思维、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方法,解决改革发展、民情民生、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是在调整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上有新突破。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培育壮大森工建材、节能电机、电子信息、食品医药、钢化玻璃等主导和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在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上有新突破。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温氏30万头生猪养殖、金海达超薄瓷板、温泉中商购物中心(摩尔城)、华中塑化城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
  四是在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上有新突破。举全区之力,服务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大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是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上有新突破。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和谐咸安”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记者 王莉敏 通讯员 黄建国 张绪华)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图文:赤壁电厂施工酣
下一篇: 访崇阳县委书记程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