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积极谋划“十二五”开局之年 >> 最新报道 >> 正文

[全市拉练检查]崇阳打造新天府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1-04 09:01:00

  【核心阅读】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洪涝灾害等各种困难挑战,崇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制订了“五个更加突出、三个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搞建设,普惠民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推进新天府、新天城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发展好、质效高、变化大、活力强、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该县大上项目,大搞建设,全面铺开大天城建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291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25个,比同期提高21.4个百分点。
  该县通过整合农业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开发、大户龙头带动开发,大力实施山上再造工程,大力实施规模化养殖,大力开展秋冬农业开发,强力推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村庄、生态环境建设。
  该县按照产业抓集群、企业建龙头、产品创名牌的思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手做大做强钒、食品加工、建材化工、卫材纺织等产业。
  该县在改善民生、完善社会公共产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社会事业超前发展,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安定。
  预计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1.1%。

  全面铺开“大天城”建设

  崇阳县大上项目,大搞建设,全面铺开大天城建设。
  一是大搞城市建设。着力推进“五城同造”。城东旅游新城,隽水河温泉旅游区、咸宁至崇阳旅游公路、大白河堤整险加固项目于去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城南工业新城,目前已聚集了55家工业企业。城西教育新城,总投资达4.2亿元,占地1600余亩,拥有2万学生、1100多名教职员工。城北文化医疗和行政服务新城,投资1.3亿元的新县人民医院主体工程竣工。总投资8000万元的29层发展大厦主体工程竣工。
  二是大搞交通建设。通过畅通大天城内、外交通经络,拉开城市框架,着力打造大天城“一刻钟经济圈”。做到天城镇和周边的白霓镇、路口镇、铜钟乡、青山镇、石城镇、桂花泉镇7个乡镇共建共享,实现大天城的产业、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垃圾处理等要素协调发展,使7个乡镇成为一城。
  三是大搞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洪下村、黄龙村等60个中心村规划,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快。全县农村投资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63.6%,其中:农村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1.05亿元,同比增长65.8%。

  全面铺开“新天府”建设

  通过整合农业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开发、大户龙头带动开发,强力推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村庄、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五个万亩农业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基地。目前全县水果总面积已达11.54万亩,受益面积4.2万亩。今年8月,举办了崇阳县首届水果采摘节,扩大崇阳水果知名度,提高了附加值。
  二是“五个农业大县”建设顺利推进。凭藉精武公司的带动,发展5000万只肉鸭和出栏生猪60万头,推进湖北畜禽大县、生猪大县建设。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与世界500强的正大集团联手,发展规模化养猪,新增出栏商品猪7.2万头。
  三是“五大景区”建设顺利推进。青山湖风景区抓住青山水库整险加固的机遇,有力推进了坝内旅游开发。三特公司投资打造的4A级隽水河温泉旅游区已开工建设。洪下风景区内的洪下壶头峡漂流已于去年7月正式营业,正在申报3A级景区。
  四是“五大区域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通过政府造林与公司造林相结合,去年全县共完成造林4.5万亩。

  全面铺开“十大产业”建设

  该县按照产业抓集群、企业建龙头、产品创名牌的思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着手做大做强钒、食品加工、建材化工、卫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新能源、生态旅游、水果、竹笋、鸭等新兴产业。预计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52%。
  一是拓展链条,做大做强钒产业。组建了崇阳钒业集团,开通了钒业信息网,整合钒业生产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强钒业信息、仓储、检验等平台建设,把崇阳建成全国重要的钒产品深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地,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钒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将崇阳打造成“中国钒业之乡”。
  二是全力突破,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以汉口精武鸭业、众望公司、冰丰公司、三普公司为龙头,整合小麻花、米业、水业生产企业,挖掘生产能力,统一地域商标,肉鸭、食用笋、小麻花、优质米、山泉水、野桂花蜜等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
  三是改造升级,做大做强卫材纺织和建材化工两个产业。与此同时,拓展领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新能源、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

  全面铺开“和谐崇阳”建设

  该县在全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社会事业的进步。
  一是社会事业超前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乡镇小学实施“1+X”联校一体化管理模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共有33.7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以“五个一”为内容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精彩纷呈。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天城镇6个村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5574人参保,参保率达到89.04%;继续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五项保险新增3655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72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83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841人。
  三是社会环境持续平安稳定。以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为主线,开展“四访促和谐”活动,积极主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将各乡镇联合接访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群众说事厅”整合办公,形成大接访、大维稳、大调处工作格局。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下降4%,赴省上访同比下降39%,赴市上访同比下降21%。(组稿:全宗海 责任编辑:邓昌炉)

编辑:lijie

上一篇: [全市拉练检查]通山争创旅游强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