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拉练检查]通山争创旅游强县
【核心阅读】
2010年,在省、市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山县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通山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去年元至11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88元,分别同比增长16.8%、46%、36.2%、26.9%、10.4%,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9元,各项指标均可圆满完成市下达的考核目标。
紧紧围绕争创“省级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柏树下、新西站出城口、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新西站项目、老一中片区改造、老政府片区改造等项目已全面完工;牛头山隧道、新城大剧院、山城文化宫、文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人民医院搬迁、青少年宫、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
去年,全县可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202.8万人次,门票收入3386.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33.9%、28.5%,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比重17.1%。
争创中国旅游强县
通山县以争创中国旅游强县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创新旅游营销思路和方式,努力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的转变,已形成了“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谒闯王陵、赏农家乐”的大旅游格局。
旅游业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完成了《通山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通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太阳山景区详细规划》和《通山腾龙溪漂流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坚持以项目推进景区景点建设。在继九宫山风景区、隐水洞景区创建4A景区之后,去年又成功开发了银河谷漂流、大幕山盘龙溪漂流项目,目前正在重点推进杨芳蝴蝶谷·北山石林旅游区、洪港龙图生态旅游度假山庄、观音洞等项目建设,富水湖欢乐岛、龙珠生态度假山庄、九宫山银河谷二期等项目即将动工,每年至少推出2至3个以上3A级景区。大力实施以“景区+乡村文化+农家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工程,现已建成农业观光园10个、农家乐255家、农家旅馆186户,涌现出吴田、中港、船埠、青山、大幕山等一大批特色旅游新村,真正形成了“村成点、路成带、县成规模”的格局。
2010年,全县可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202.8万人次,门票收入3386.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33.9%、28.5%,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比重17.1%。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去年,通山县共确定重点建设项目62个,其中,续建项目44个,新建项目18个。目前已完成建设的项目3个,完成一期建设的项目8个,在建的项目36个,正在启动或做前期工作的15个,累计完成投资24.5亿元(核电建设除外),同比增长7.2%,拉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是国家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明显加快。截止去年11月底,核电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仅去年完成投资13亿元;杭瑞高速通山段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仅去年完成投资12.6亿元;大广高速通山段累计完成投资10.33亿元,仅去年完成投资2.8亿元。二是工业项目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县共15个工业类重点项目,大都为科技、资源或资金导向型,都具备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三是农业项目建设赶超历史。新增了奶牛基地、万亩香榧基地、大果红花油茶基地、新大地生态农业园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改变通山县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树立特色农业品牌,带动农民致富。四是旅游项目建设持续升温。观音洞开发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龙图度假山庄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掀起了全县旅游开发的新热潮。五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包括夏铺至杨芳公路、牛头山隧道、新西站等交通设施,也包括职教中心、人民医院搬迁等文教卫事业,还包括通羊河治理、污水治理、垃圾治理等环境美化工程。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去年,通山县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思路,分区域、分行业发展优质产品和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板块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先后引进现代牧业、晨鸣纸业、香港南华集团等10多家客商投入生态农业建设。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行项目、信贷、用地倾斜政策,壮大了富士峰生物科技、九宫生态粮油、恒通竹业、新夏松木业、土巴爷酒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大力推行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示范带动了万亩生态养殖小区、万亩大果红花油茶、万亩香榧、万亩瑶山红茶等“四大万亩”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发展。目前,全县建成苗木花卉基地1.25万亩;发展万头畜牧养殖小区2个;发展高效楠竹园1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3.5万亩、有机茶基地3.2万亩、香榧基地6000亩、不投饵网箱养鱼4.1万口。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改变通山县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树立特色农业品牌,带动农民致富,对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去年,通山县正式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被省水利厅、财政厅批准为全省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量项目资金注入,加快了通山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预计全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省级2家、市级18家龙头企业完成生产总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7.5%。
抢抓机遇招商引资
2010年,通山县抢抓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把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感情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通山县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窗口、产业聚集的平台、城市拓宽的载体来建设,累计收储土地6000亩,开发5140亩,“三纵五横”框架基本形成,总投资25.82亿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落户项目45个,目前已建成投产13个,累计上缴税收2.99亿元。
开发区洼地效应加快了通山县招商引资的步代,去年全县新签合同项目62个,合同引进资金37.39亿元,到位资金11.45亿元,完成县定计划13亿元的88%,同比增长44.4%。截止目前,全县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4.5亿元,同比增长7.2个百分点。
通山县资源丰富,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钒石、白云石资源储量很大,在脱贫奔小康的过程中,通山县念好“山水经”,唱响“石头戏”,依托“五石”资源优势,按照一个石头一条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以“一区两园”(经济开发区、石材工业园、冶金工业园)为产业发展平台,以武钢森泰、粤通水泥、腾达矿冶、华乐石材、赛钻高科技石英建材等重点企业为龙头,精心培育了五个十亿元产业集群。目前,“五石”产业已成为通山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产值24亿元,实现税金1.3亿元,占全县财税收入的近50%。
亮点推介
石英建材:湖北通山赛钻石英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澳洲和香港客商投资(中外合资),集新型高科技建材产品——石英板材加工、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外向型企业。落户于通山县大路乡新桥村,一期工程投资2.5亿元,主体工程由1.5万m2石英砂车间、树脂车间和4万m2石英板材生产车间组成,拥有16条石英板材生产线,年产板材250万m2,产值10亿元,创税6000万元。二期工程于2010年底竣工;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初动工,年底竣工,届时将拥有生产线100条,年产石英板材1600万m2,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国际市场份额的30%,70%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年产值60亿元,创税3.6亿元。
盛华化工:项目位于开发区工业路旁,主要从事三废利用,开发木质素产品及其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分二期建设。截止去年10月底,3吨木质素的生产流水线及七套下游产品深加工配套装置已建成并投产,累计完成投资2900万元,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计划今年6月完成二期工程建设,拟建成1万吨甲苯酸干和1000吨木质素生产线。届时,项目年产值预计将达3亿元,实现年利税5000万元。
腾达矿冶:项目位于闯王镇刘家岭村河洲畈,由通山在外创业人士吴昊先生投资开发。主要以闯王镇界牌上陈钒矿为原料基地,生产冶炼重工业催化原料——五氧化二钒。计划投资1.6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当前正进行厂房扩建。建成后,年生产能力为1300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税金3000万元,生产规模排名居全国同行前列。
奶牛基地:现代牧业通山牧场位于九宫山镇畈中村,占地1000亩,总投资4亿元,已完成投资4700万元。项目整体划分为生产区、隔离及粪污处理区、饲料区和管理区四部分。现已完成厂区泌乳等各种牛舍主体工程量的90%,建成办公楼、职工食堂、废污处理系统、干草库、厂区道路等设施。第一批将引进奶牛3600头,项目建成后达到万头奶牛规模,年产值达2.5亿元。
九宫山银河谷:项目位于九宫山东港河段,距九宫风景区入口8公里。项目分二期建设,总投资2300万元,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一期完成漂流河段治理,综合服务区建设,包括攀岩、速降、溯溪、水上拓展等,二期包括军事体验、丛林探险、围栏狩猎等。一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运行,去年6月26日举行了首漂仪式。
楠林花卉:项目落户于楠林镇楠林村,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主要种植玫瑰、百合等鲜花产品。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正进行500亩大棚种植,现已完成大棚种植200亩,苗木种植400亩。(组稿:张坤锋 责任编辑:江世栋)
编辑:lijie
上一篇:
[全市拉练检查]通城经济快速增长
下一篇:
[全市拉练检查]崇阳打造新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