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周新武最后的足迹
如果只是一段路,70公里不算漫长。
但如果这是一段思念,70公里却又那么遥远。
从咸安区文笔路一处小区的家,到嘉鱼县高铁岭镇周新武生命的最后一站,这70公里是周新武最后岁月里的牵挂,一头连着他所热爱的土地,一头连着家。
面色苍白、极度憔悴的胡娟搂着8岁的女儿周悦,一路泪流。
昨日下午,胡娟第一次带着女儿,穿越这70公里的思念,抵达嘉鱼县高铁岭镇,去寻觅周新武最后的足迹。
虽然这足迹,已支离破碎。
清理遗物闻者生悲
推开高铁岭镇政府办公楼二楼“书记办公室”的木门,胡娟哽咽声变成了悲呛的恸哭:“新武,我带女儿看你来了,你快出来看看我们啊,看一眼你的乖女儿啊……”
8岁的周悦咬着嘴唇,默默地看着妈妈,努力踮起脚,用小手擦去妈妈眼角的泪痕。而周围的一圈高铁岭镇工作人员,已是满眼泪花,几位女同志早已哭成一片。
“这是我们高铁岭镇委镇政府的一点心意。”嘉鱼县高铁岭镇党委副书记殷志刚向胡娟递上了铁岭镇镇志、周新武生前在铁岭镇的260多张工作照和《中共嘉鱼县委关于开展向周新武同志学习的决定》。
“周悦啊,你要向你爸爸学习啊,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个有用的人。”胡娟颤抖的双手接过了殷志刚手中的珍贵礼物。周悦翻开父亲的照册,不时指着一张照片问着母亲。“这是在长江边,这是在水田里……”胡娟一边流着泪,一边抚摸着女儿的头,强忍悲痛一一解释。
“我们都是好兄弟,我刚刚出差回来。”高强锰业董事长何卫忠向胡娟解释说。“去年3月,公司决定建设二期生产线,前期征地50多亩,周书记一点点协调解决,按惯例需2个月,最终一个星期就拿下来了。”何卫忠含泪说,去世前他还答应和我一起去湖南永州考察的。
下午2时35分,周新武的宿舍里,那些悬挂在绳子上的衣物干净整洁,胡娟抚摸着丈夫的衣服,泪水直流,“新武,你回来吧,我还要给你洗衣服,给你做饭,不让你一个人在这里受苦啊……”
收拾完丈夫遗物,胡娟发现墙角一箱牛奶,哭声顿时止不住——去年防汛期间,周新武两个月没有回家,她趁休息时坐班车赶到高铁岭镇探望丈夫,特意买了一箱牛奶给丈夫补补身体。
“你是不是不喜欢喝牛奶,还是太忙都没时间喝,你跟我说啊,你喜欢喝什么我再给你买,你倒是回答我……”抱着这箱已接近保质期底限的牛奶,胡娟几近昏厥。
“咔嚓”声响,收拾完遗物,宿舍门轻轻关上。
胡娟一个人在门前站了许久,这是她第三次来这里,还没来得及熟悉这里的一切,就要远远地带着悲痛离开。
群众自发慰问家属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衣着朴素,鞋子上沾满田间地头的泥巴,他们抽着廉价的纸烟,提着刚熏好准备过年的腊肉,抱着还在咕咕叫的老母鸡,或蹲或站,在高铁岭镇政府大院里默默等候。
“周书记是我的救命恩人啊。”42岁的陆水村村民孙小春说,去年7月份,陆水村观社孙湾内渍严重,所有农田、道路被洪水淹没,成为一座孤岛,出入仅靠一只小船。当时,家很偏僻的孙小春守在自己的土房中,想走却担心房屋保不住,东西也无法转移。
这时,周新武出现了。他一个人坐在小船上,挨家挨户查看。“老孙,你怎么还不走啊?”周新武大声喊道。老孙说出了担忧。“人先走,房子以后再说。”这时,周新武跳下来,将孙小春扶上船,自己趟着快至膝盖的深水,将孙小春移至安全地带。
一个多月后,村里进行灾后重建。在申请重建资金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周新武给了孙小春重建资金的最高额度1万元。
“房子10月份就建好了,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这时,孙小春泪水直掉,“我一直邀请周书记去我家坐坐,可他总说太忙了,等清闲了一定去看看,如今……”
昨日一大早,孙小春不顾残疾的左臂,执意要前来送别周新武的家人,他一大早乘车35公里,赶来镇里。
“这么好的书记,怎么走的这么早啊。”家贫如洗的临江村3组村民孙海水,至今也无法接受周新武突然辞世的现实。
老孙是周新武特意选定的帮扶对象,家中有两个孩子,一个读职高,一个读大学。他含着眼泪说,知道我没钱买肥料,周书记自掏腰包送来5包复合肥;儿子上大学,周书记又拿出工资补助500元;家中没有猪仔,周书记掏出800元送来两只小猪仔。
“去年10月,两只猪卖了3000多元。”老孙流泪不止,“如今我连道一声感谢都来不及,周书记就这样走了。”
寒风中,自发而来的村民耐心地等候着。他们一脸低沉,身旁是带过来的礼物。孙小春和孙海水分别带来了家中两只土鸡和100个土鸡蛋;72岁的村民杨集玉带来了家产的豆丝……
高铁岭镇党委副书记殷志刚说,好的干部,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高铁岭镇村民的所作所为,正是对周书记的最好评价。他无愧于党的好干部、农民的贴心人、选调生的楷模。(记者 程昌宗 赵骥)
编辑:ho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