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红色旅游专题 >> 正文

有多少资源可以开发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3-24 08:03:00
 

有多少资源可以开发?  

  咸宁,是一座集革命老区、苏区、边区为一体的红色城市。在咸宁这块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初期直到新中国成立,浴血奋斗,勇于献身,牺牲数万烈士,留下八千英名,也留下了一大批名人和烈士故居、红色政权遗址、红色武装诞生地。
  很显然,咸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什么叫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一种可供人们吸取历史知识与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把传播革命历史文化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产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黄金周长假制度的实行,旅游产业爆炸式地拓展,红色旅游也在全国范围兴起。那么,我市红色旅游究竟有多少资源可以开发?连日来,记者深入各地各部门,进行调查采访。
  百余革命遗址繁星点点
  “我市值得可圈可点的革命遗址,可谓繁星点点。”3月初,说起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志甫如数家珍: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我党领导的首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打响鄂南秋收暴动第一枪的赤壁中伙铺车站遗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成立纪念地——通山县大畈隐水洞,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团建立九宫山苏维埃政府,赤壁羊楼洞142抗美援朝烈士墓群等,咸宁相关红色遗址,大大小小共有百余处。
  据介绍,去年,我市县市区党史部门共筹资几十万元,投入千余工作人员,对全市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普查。
  经过各地认真整理挖掘,共确认重要革命遗址123处,其他遗址4处。其中,咸安区25处,赤壁市30处,嘉鱼县3处,通城县15处,崇阳县23处,通山县27处。
  目前,百余处遗址中,保存完好或较好的遗址占总数的35%,有22处已被列入国家级和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个遗址,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每个遗址,都可以让游客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咸宁革命斗争的发展历程。
  两个全国经典景区彰显魅力
  “目前,127个红色遗址中,哪些是已开发的?其中有没有精品景点?”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市旅游局。
  “咸宁的革命景点做得最好的,当数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和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该局促联科负责人说。
  据介绍,2010年6月,国家4部委组织专家对全国上报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进行了专家评审。7月,下发了名录初选名单,咸宁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及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等入选名录。目前,我市主要确定了以通城县黄袍山、咸安汀泗桥为重点,其他地方为辅的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具体来说,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包括通城罗荣桓纪念馆暨湘鄂赣黄袍苏区烈士陵园、崇阳陈寿昌烈士陵园、通山烈士陵园、赤壁烈士陵园、望夫山革命烈士碑林和羊楼洞烈士墓群、嘉鱼文庙山烈士陵园等。
  “汀泗桥战役,是整个北伐战争史上最辉煌、最关键的一仗。”据了解,在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共有将士130余人牺牲,咸宁人民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安葬在汀泗桥的西山上。
  据介绍,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景点除了纪念碑,还有汀泗桥之战陈列馆、烈士陵园纪念亭、北洋军阀吴佩孚在汀泗铁路桥头修筑的碉堡遗址、叶挺独立团曾驻扎过的竹厂街营部连部旧址、叶挺指挥所等。
  这只是咸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
  众多红色名人照耀咸宁
  咸宁的红色名人也是灿若星辰,光耀人间。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但走出了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红色理论家”的钱亦石;还走出了共和国第一任监察部部长钱瑛,也是第一位女部长,同时还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主人公韩英的原型之一;罗荣桓元帅也是在这里起步。此外,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鄂南农民运动领导人聂洪钧等红色名人都有诉说不完的革命故事。
  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全市党史部门已编辑出版了咸宁英烈传、人民革命史、鄂南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等一系列红色文献资料500多本。
  毫无疑问,这些既是留给咸宁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发展咸宁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记者 陈真 见习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刘彩云 熊瑛)

编辑:hongwei

上一篇: 有多少机遇可以重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