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宁中心城区旅游节采访实录
市民眼中的旅游节
从2009年算起,我市已连续举办三届旅游节。那么,在市民眼里,旅游节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收获了什么,还期盼着什么?
连日来,记者走上街头,走进店铺,遍访市民,寻找答案。
市民感受到什么?
吴三正(退休教师):作为老温泉,我是看着咸宁一天天发展起来的。过去,咸宁像个小乡镇;现在,越来越有大城市的风范了。听说,市博物馆马上就要竣工了,咸宁的市民文化生活与旅游得到了同步发展。
郑文静(八一巷居民):咸宁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绿化更好了,背街小巷的路灯也亮了,从城中穿过的淦河越来越清澈,商业区越来越繁荣。
徐秀英(刘家桥秀嫂饭庄老板娘):这几天,我的餐馆周边一公里都成了停车场。我们这些搞农家乐的,是旅游节的直接受益者。今年,区里还投资了500多万,统一治理这里的污水管道,排水管道直接进户,统一排放,杜绝污染,我们搞农家乐的环境越来越好。
市民收获了什么?
王凤娇(美食街辉辉烧烤老板娘):前两年举办旅游节的当月,我每天的营业额都在3000元以上,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今年建起了美食街,统一了招牌,卫生环境也好了,每天晚上都忙不赢。原来我只经营晚上烧烤,这几天请了一名早点师傅,准备增加早点经营。
吴丹(一号桥土特产专营店老板):这家店我经营8年了,这两年,营业额直线上升,去年,我把店面扩大了一倍,还重新装修。对土特产经营来说,旅游节聚起了人气,就是最大的帮助,游客到了咸宁,几乎没有空手而归的,土特产是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
鲁应祥(应祥生态农庄负责人):参加品牌名特产品展销会第一天,两万斤葡萄被抢购一空,真没想到会这么火爆。这几天,每天都有旅行团队和自驾游客到农庄吃农家饭、自助采摘,尽管我提前招聘了20多名服务员,还是忙不过来,3天的营业额比平时一个月还多。
刘芳(泳装专卖店老板):旅游节有没有好处?我用一个数字就能说明,举办旅游节后,我的销售额翻了十倍,这就是摸得着的实惠。没有旅游节,温泉再好,也没人知道;现在,来泡温泉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不愁没有生意。
詹桂林(导游):旅游节真正打响了咸宁“温泉之乡”的名号。过去,把外地游客吸引到咸宁主要靠旅行社的推荐;现在,都是游客主动点名到咸宁来玩,这就是最直观的经济效益。
市民期盼着什么?
金勇军(英皇商务会所总经理):尽管离温泉景区比较远,还是忙得脚不沾地,平时比较清闲的午休时段也人满为患,以外地游客居多。这两天,客房爆满,近百间KTV房客人不断,每天的营业额是平时的5倍。我希望在咸安老城区能增设一些更醒目的双语路标指示牌,为外地游客提供方便。
余涛(中南国旅经理):旅游配套服务越做越好,这就是旅行社的福音。10月份,中南国旅接待的外地游客就有上万名,以武汉、长沙为主,也有不少江西、广东的游客。咸宁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文化的开发力度,像庐山的《庐山恋》、桂林的《印象刘三姐》,这些表演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杜敏(商务人士):作为“温泉之乡”,我认为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一个大型的温泉主体公园,像深圳的“欢乐谷”。同时,应该更好地为本地人出游提供交通方便,比如到澄水洞,没有直达的班车,对于无车一族很不方便。
郑文静(八一巷居民):咸宁吸引了外地人,作为本地人,我希望景区能在淡季时推出一些优惠,降低我们在家门口玩的成本。(记者 王远远)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咸宁市答谢旅游界嘉宾
下一篇:
咸宁市领导会见国际友人
相关新闻
-
咸宁市供电公司连夜施工为水库泄洪提供电力保障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秉政)7月11日晚,市供电公司配电抢修人员连夜施工,22时成功接通电源,给温泉肖桥村11组塘尾钱水库...
-
"旅游一卡通"再掀惠民潮 600市民办卡游景区
-
二论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
-
各部门迎战旅游节扫描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