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遭受暴雨袭击 >> 一线报道 >> 正文

咸宁军分区抗洪救灾纪实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6-24 07:06:00

鄂南大地党旗红

  这是一场特大洪涝灾害!旱涝急转,发生在一夜之间。

  这是一场力挽狂澜的创先争优行动!面对人民群众的呼唤,咸宁军分区数千党员干部和民兵预备役党员闻令而动,用忠诚、智慧、汗水和钢铁般的斗志,把党旗插向每一个抢险救灾战场……

  党委科学运筹 党旗迎风飘扬

  阵雨,大雨,暴雨……

  黄色,橙色,红色……

  赤壁告急!崇阳告急!通城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洪大幕随即拉开——

  6月10日8时10分,咸宁军分区启动防汛救灾二级响应,司令员王炽松、政委黄宏贵第一时间到达指挥岗位,履行组织指挥职责。

  8时20分,军分区第一批2台冲锋舟紧急调往崇阳抢险一线;

  8时30分,7名“党员联络员”被派驻咸宁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军地互通信息,联手调兵遣将;

  8时40分,军分区参谋长率3台冲锋舟火速驰援被洪水围困的崇阳县石城镇八一村,同时2批冲锋舟紧急送往通城、赤壁;

  同一时间,多支“党员抢险突击队”顶风冒雨,沿隽水河流域险段展开搜救……

  至10日18时,咸宁军分区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2000多人次、车辆和工程机械200多台次、舟艇38艘次,先后处置险情30多个,协助解救和转移受灾群众1300余人。

  战斗在继续。咸宁军分区党委领导审势研判,在防汛抢险指挥部分别设立指导协调组、现场指挥组、综合保障组、纪检宣传组和净水供水组,使各级抢险机构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形成“一盘棋”。

  哪里任务重,哪里情况险,哪里就能看到鲜红的党旗。

  特大暴雨导致通城县关刀镇台源村山洪爆发,发生重大人员伤亡。6月11日一早,通城县人武部受命组织一支82人的党员突击队,担负搜寻失踪人员任务,全体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作风,在被毁房屋周围和沿途河渠展开拉网式搜索,连续奋战13小时,直到晚上失踪老人遗体找到才撤离。

  暴雨导致赤壁市境内皤河水位暴涨,新店镇望夫山村五组200余人受到洪水围困。10日上午8时,人武部接到灾情报告后,迅速组织驻赤部队和民兵党员骨干80余人,调集冲锋舟2艘,救生衣300余件,赶到现场参与营救,当天将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6月14日下午14时许,咸安区再次遭遇暴雨袭击,高桥镇白水村、横沟桥镇杨畈村等地同时告急,千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接到市防指通知后,咸宁军分区党委按照就近用兵的原则,迅速通知咸安区人武部组织60多名“党员干部突击队员”,携带冲锋舟、橡皮艇6艘,兵分4路,奔赴抢险一线,到19时许,成功解救群众350余人。

  抢险救灾战场,创先争优考场

  6月11日,洪灾发生的第二天一早,省军区司令员汪金玉驱车赶到重灾区通城县关刀镇台源村。在道路阻隔的情况下,将军踏着满是泥泞的崎岖山路,冒雨步行4公里,来到部队搜寻失踪人员的战斗一线,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看望和慰问救灾官兵和受灾群众。向参战的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动员鼓劲:“同志们,抗洪抢险的战场,就是创先争优的考场,大家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军旗添彩,为受灾群众分忧!”

  10天时间里,驻鄂部队先后有5位将军亲临救灾一线,组织指挥抗灾救灾,凝聚起每个党员干部应对危机的强大力量。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灾区群众永远铭记住了波峰浪谷间那一个个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的身影——

  受命在通城县担负救灾部队联络协调任务的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陈汇中,一连几天高烧不退,坚决不下火线;

  参加崇阳县石城镇八一村救援行动的战士党员樊平见一村民下身瘫痪行动不便,二话不说,背着一路小跑将他送上冲锋舟;

  前一天晚上刚到衡阳休假的通城县人武部部长贺根定,接到灾情报告后,连夜买票赶回通城,进入指挥岗位。

  生死关头,方显英雄本色。

  6月11日,通城县人武部副部长唐智突然接到通知——县南门中学旁一间商店有人被困,火速赶往救援。在距学校还有500米距离时,由于水势太高太急,唐智果断跳车,扑进齐腰深的洪水,徒步涉水前行。

  眼看离商店越来越近,洪水却越来越高。

  此时,卷闸门即将全部被淹没,屋内传出一丝微弱的呼叫声。

  “坚持住,我是解放军,来救你了!”唐智高呼一声,立即组织破门救人,在门无法撞开的情况下,他们毫不犹豫的潜入浑浊的洪水中,合力将卷闸门撬开,将屋内一位60多岁的老大妈救出。

  6月14晚,横沟桥镇杨畈村,为及时营救2名被困路上的邮递员,面对汹涌的洪水,咸安区人武部干事黄俊等4名党员主动请缨,打着手电,划着橡皮艇、历时2个多小时,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

  践行党的宗旨,播撒党的关怀

  “有水啦,有水啦,终于有水啦……”6月14日下午2时许,通城县秀水河畔县人民医院附近的小区一片欢腾。咸宁军分区和某舟桥旅官兵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受暴雨和洪水的影响,通城县城饮用水源严重污染,净水设备严重损毁,一时难以恢复正常供水,10多万群众生活用水面临困难。6月13日下午6时,市领导打来电话,希望军分区尽快协调部队野战净水车紧急驰援通城!

  十多万人的饮水问题是天大的事,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有需求,子弟兵责无旁贷。军分区立即向省军区请示报告。

  非常时期,特事特办。湖北省军区当即命令某舟桥旅一辆净水车做好出发准备,同时紧急协调落实空军驻鄂某部6辆净水车、6辆运水车等装备,次日凌晨冒雨赶往咸宁灾区。

  与此同时,省军区紧急向广州军区请求支援。在军区统一指挥调度下,驻粤某炮兵部队、驻桂某师、驻湘某团等部队官兵调集10辆野战净水车,通过摩托化机动、铁路输送等方式,昼夜兼程,从粤桂湘各地驰援灾区。从14日开始,先后有17台野战净水车投入运行,截止到22日18时,累计为群众提供了近3790吨宝贵的“生命之水”。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党的关怀洒向每个灾民心坎上——

  灾情发生后,湖北省军区党委第一时间将被装仓库中的200床棉被、200顶蚊帐、150床凉席等急需生活物资连夜紧急运送灾区,同时组织所属部队向灾区捐赠救济物资,短短4天时间,就将17车、26316件(套)生活物资和6.79万元捐款送到灾区。

  广州军区首长得知咸宁灾情后,指示紧急调运一批棉被、蚊帐、垫褥、凉席等战备物资,运往灾区。自身也受灾的咸宁军分区,灾情发生当时就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战士捐款1.34万元。并把一批批捐赠的物资,一笔笔捐献的钱款,汇集成爱的暖流,源源不断送往灾区……(通讯员 李三权 徐亚宗)

编辑:lijie

上一篇: 崇阳信用联社3000万支持受灾企业
下一篇: 咸宁经济开发区、市国土局向咸安捐款50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