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遭受暴雨袭击 >> 一线报道 >> 正文

咸宁市党员干部救灾一线创先争优扫描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6-22 07:06:00

党旗引领战洪流

  10日,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咸宁,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群众受困……

  灾情就是命令。暴风骤雨中,我市12万多名共产党员冲锋在一线、抢险在一线、吃苦在一线,谱写了一曲曲众志成城抗击天灾的赞歌。  

  抢险救灾,他们首先想到群众

  6月10日上午,隽水河河水陡涨,崇阳县沙坪镇进口村变成一片汪洋,很多群众被洪水围困。进口村党员周清华不顾自家房屋被淹两三米,率先爬上冲锋舟,和武警官兵一起营救村民。

  洪水消退后,周清华家的电器全部被淹,家具、衣服被冲走,损失惨重。顾不上亲人埋怨,他简单安排了家里,马上就到村里帮忙核灾。哪一家电视机被淹,生猪被冲走,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第一时间向上汇报灾情。

  石城镇汉兴村老党员杨荣华忙着转移群众,自家的房屋、粮食、衣被都没能顾及,损失惨重,灾后只能寄住在儿子家里。事后他说:“这是一名党员,一名村组干部应该做的事。”

  “不能让受灾群众挨饿。”通城县党员吴金木带领10多名党员,每天步行5个多小时将镇里发放的救灾大米送到道路中断的灾民手中。

  危难时刻,他们始终冲锋在前

  赤壁市赵李桥镇70岁的老党员莫德仁听说镇里组织人手修堤,立即报名参加,头天忙到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6点他又出现在工地上。该镇党委书记徐亚华带领100多名党员,对漫溃段进行复堤,自从漫溃以后,他在漫溃段守了三天三夜,每天睡眠不到两小时。  

  石城镇宝林村共产党员、村委会主任邹文富,是崇阳最早发现洪灾的村干部。10日凌晨1点半,他察觉到雨情不正常,起身到虎爪河堤巡查,发现上游河堤有处管涌,他一边汇报险情,一边组织劳力填充管涌。凌晨5点,抢险成功,堤下游群众安全了。

  哪里危险哪里去,哪里需要在哪里。10日凌晨,通城县五里镇党员吴金甫冒着生命危险,独自夜间步行8里多山路到所包保的水库查看水位,3点17分,当发现水库水位到警界线时,他立即来到下游村庄,和村干部一起逐家逐户做工作,组织疏散1000多人安全转移。

  大灾面前,他们为民践诺尽责

  通城关刀镇台源村是重灾区。该村63岁的老共产党员吴超全顾不上自己家被淹,和村里的党员一起组成了救灾党员突击队,兵分两路赶赴台源村被大山阻隔的两个自然湾抢险救灾。

  通城县供电公司60多名党员组成6支抢险突击队,仅用1天时间,就恢复了倒塔的110千伏门新线主供电源的抢修,110千伏网络恢复环网运行。

  在崇阳县,直接参与防汛救灾的基层党组织达325个。天城镇党委组织各村党支部分别成立了一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应急抢险先锋队,成功转移群众300余人。

  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标杆。目前,全市有10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在防汛抢险和救灾第一线得到锻炼,有169名优秀青年在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67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一线被列为发展对象,有3000名共产党员在一线作出公开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诺尽责。(记者 朱哲 通讯员 张志才 )

  

编辑:lijie

上一篇: 省防办领导察看咸安暴雨洪水灾情
下一篇: 咸宁市275支医疗队赴灾区“消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