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情凝曲中
满腔热情凝曲中
——访省歌剧团著名歌唱家刘家宜
刘家宜是我省最受欢迎的歌唱家之一,她的歌声细腻圆润、委婉动人,深受人们喜爱。二月二十五日,趁刘家宜参加通山县音协成立大会之际,记者寻隙访问了她。
象她的歌声一样,她说话也是那般活泼流畅。阴雨初晴,一缕早春的阳光柔照在她的脸上,使这位名歌手越发显得精神、丰采。不是她介绍,我还真想不到她已有四十六岁呢。她笑着说:“这是艺术给了我青春,是生活给了我青春。”
“听说你到通山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是第三次,不过这次来得有些匆忙。”“你经常下基层演唱吗?”“到第一线演唱、学习、采风,已经是我的习惯,每一个艺术家都这样,离开了现实,离开了生活这个母亲,他就是一个孤儿。”
刘家宜一九六五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前后学过八年音乐,走上舞台后,她每年都用相当长的时间到农村、部队、工厂去体验生活。一九六六年,她背着行李到恩施生活了大半年,每天驮着背篓和群众一起上山劳动,晚上和村妇们滚在一床睡,听她们唱山歌、讲故事。她到巴东、襄樊、江陵等地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不仅收集了大量的民歌,而且汲取了民歌中具有的特色的唱法,也和群众建立起了息息相通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她在艺术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她是学西洋唱法。后来为了使自己的歌声与群众贴得更近,她花了很大努力来改唱民族唱法。
接着,刘家宜向我讲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去年夏天,她到云南前线为战士演出,在老山主峰上,炮火就在眼前,牺牲负伤的战士一个个从身边抬过,在激情的直接打动下,她含着眼泪在前沿阵地上演唱了十多天。人晒黑了,嗓子嘶哑了,但她还是一支接一支地唱。因为,她知道,能为这些最可爱的人演唱是一种光荣和幸福。讲着讲着,她的眼睛有些潮湿了。
多年来,刘家宜坚持演唱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歌曲,受到党和人民的赞扬。一九七九年她被树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一九八一年入党,接着又被评为省直机关模范党员。
二十五日晚上,刘家宜在通山的慰问演出中,饱含深情地演唱了“血染的风采”这首她在前线反复演唱的歌曲,听得出,这每一个节拍里都凝聚了对战士的感情。听了她这拨人心弦的歌声,我心中感慨万分。是啊,艺术是心灵的乐章,一个歌唱家,只有怀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生活的满腔深情,他的歌声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咸宁地区的观众对你的歌声很熟悉,也很喜爱,欢迎你多到我们这里演唱。”当我讲完这番话时,刘家宜笑着说:“非常感谢咸宁地区的广大观众。”接着她向我要了一支钢笔,写了“向咸宁报的广大读者问好!”一行话,要我带回编辑部。
我们从心底里祝愿她唱出更多更好的歌。
(1987年3月28日咸宁日报)
【作者感言】: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写过不少人物专访,甚至采访过外国友人,但印象最深的却是这篇。一是因为这是我调到报社后接到的第一个采访任务,记得当时编辑部对我的这篇稿子很在意,还专门画了插图配发;二是刘家宜德这位艺双馨的歌唱家深深打动了我,她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忠贞和热爱与现在的歌星们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显得更加美丽,更难以令人忘怀。
编辑: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