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08专题 >> 王金怀作品集 >> 正文

桂花镇招商引资也有一票否决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12-18 11:12:00

开发想长远利益 项目看是否环保

桂花镇招商引资也有一票否决

  本报讯 记者王金怀、通讯员谭辉龙、施良海报道:前不久,一位日商通过熟人介绍,打算在咸安区桂花镇投资兴办金属镁提炼厂,因为没有措施解决污染问题,遭到婉拒。这样的事在桂花镇已不是新鲜事。该镇注重环境保护招商引资,依托绿色资源促进开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

  桂花镇以盛产桂花著称,2000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桂花之乡”的称号,全区最大的水库---南川水库也在境内。该镇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招商引资,开发项目,拉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去年3月份以来,共引进新项目8个,合同资金6亿多元,已到位资金3500余万元。

  该镇一方面做山水文章,利用环境资源搞开发,一方面在开发中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的进一步优化。到该镇投资的企业,必须有环保承诺和措施。他们利用困龙山丰富的白云石资源,从武汉等地引进了4家开采企业,并与武钢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这4家企业都签订了开采一块就栽植桂花绿化一块的协议;他们利用南川水库良好的生态资源,引进重庆麦克尔公司开发旅游业,合同规定每1000万元投资要有300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和保护。该公司计划在水库内建设高层次的生态度假中心,开工前,就先投入20万元请深圳一家公司完成了生态保护方案,今年的第一期投资2000万元一到位,就立即拨出资金解决排污问题,将在建的国际会议接待中心和所在地但家湾47户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翻过山头排到库外。还有新引进的青砖茶厂和竹制品厂也都签了相应的环保协议。

  桂花镇把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他们对这一重中之重也有“一票否决”,那就是环保。去年,鄂州有一个老板想利用该镇的芭茅杆资源,在南川水库下面建一个小造纸厂,镇压里毫不犹豫地回绝了;今年初,一家武汉企业想把卫生材料回收加工厂办到桂花,承诺年交税费lOO万元以上。镇里经过考察,发现这种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氯气,严重污染空气,便果断地中止了谈判。镇委书记镇权说:“我们不做只图眼前利益,先破坏、后治理的傻事。”(2003年7月5日《咸宁日报》头版头条)

  【作者咸言】:自从2000年5月我担任副总编以后,象原来那样自由自在地采写新闻的机会少了,尤其是写被称为“豆腐块”的短新闻少了。其实,写短新闻不仅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闻界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且在写作上比长篇大作甚至更难,更能显现记者的才华和水平。这正如莎士比亚说的“精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提倡新闻写短,乍听起来是老生常谈,远在1946年,胡乔木同志就提出“短些,再短些!”的号召,然而时至今日,短新闻的比例仍未尽如人意。报纸版面臃肿,新闻信息量少,已成为纸质媒体的一大通病。当今时代的高频率、生活的快节奏,需要我们新闻界极力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人民日报社社长白克明曾经提出:“提高办报质量,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改进文风,首先要刹长风”。可以说把新闻写短,是受众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

  什么样的新闻是短新闻?就是把新闻写成文字简洁,高度概括的“电报文体(列宁语)”。要象胡乔木提出的“新闻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当年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文不足200字,就构筑了一幅雄师渡江图,把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树立了新闻精短的典范,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品味、去尝试。

  我的这篇消息应该说是一篇很规范化的消息,五大结构俱全(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内容上层层推进,完全是教科书上所说写作模式,但在选材上很精炼,而且原计划是要把它写成一篇工作通讯的,那样的话,文字上起码要多一二千字,但现在几百字的消息把该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所以我自己认为它算是一篇短新闻。

编辑:陈凯

上一篇: 咸宁特色苗木饮誉全国
下一篇: 嘉鱼农产品经纪人有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