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咸宁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推出9条“硬核”举措,积极营造“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善作善成,为咸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据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措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具体内容包含“锤炼提升干部能力素养、为干部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强化干部跟踪考核管理、消除干部成长隐形台阶、推动职级资源向实干者倾斜、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加大干部关心关爱力度、鼓励干部敢闯敢试敢干、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等9条,是咸宁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制度成果,是深入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举措。
让想干事者有平台,能干事者有舞台。《措施》提出,探索实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制度,每年围绕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筛选一批重点工作项目,发动各地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办实施,对履职成效进行全过程跟踪考察。探索实行年轻干部大战大考全程纪实制度,对年轻干部在大战大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精准扫描画像。持续选派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实践磨炼,把“好苗子”放到重要岗位和艰苦地区淬炼成长。
在咸宁市推行干部工作日志,有效促进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转变基础上,《措施》明确,持续深化干部工作日志日常管理,重点评估干部工作饱和度和履职成效,每季度通报1期日志查核情况,对工作饱和度低于90%的不予提拔重用和评先评优,对工作饱和度低于60%的进行约谈提醒或诫勉谈话,对弄虚作假的严肃处理,三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在突出基层导向,大力选拔使用担当善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方面,《措施》提出,要着力消除干部成长隐形台阶,实施“四个一批”计划:不论资历、不论排序,按实绩从县(市、区)优秀党政班子成员中,选拔一批担任同层级党政正职;从市直单位优秀班子副职中,选拔一批担任市直单位正职;在市委一届任期内,按照不低于全市乡镇(街道)党政主职总数1/4的比例,从乡镇(街道)党政主职中选拔一批担任市直单位班子副职或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从教育、卫生等重点行业系统中,择优选拔一批下级单位主职进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班子。要注重把职级资源向实干者倾斜,市、县两级每年分别拿出部分统筹职数,专项用于在基层和艰苦岗位干部的职级晋升。
《措施》明确,持续抓好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工作,大力实施年轻干部“985”工程,着眼下两次换届,通过3至5年的接续培养,选拔培养5名“85”后正县级干部,50名“85”后、“90”后副县级干部,50名“90”后乡镇党政正职,500名“90”后乡科级干部,着力打造一支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生力军,逐步构建起结构更加合理、力量更加充沛的干部梯队。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措施》提出,要加大干部关心关爱,注重解决干部“后顾之忧”,落实谈心谈话、容错纠错等制度,旗帜鲜明为干事者鼓劲、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大反思活动,探索建立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负面清单制度,定期开展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处理“躺平”式干部,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
来源:咸宁发布、咸宁网官方网站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 通讯员:王政懿
编辑:王炎艳
监制:陈 凯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编辑:huangy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