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建设,人人出力
日前,在咸宁大道学府华庭路段,20余名“红马甲”正忙着清扫垃圾、捡拾烟头、清除污垢……
忙碌的身影中,年仅7岁的“红马甲”章铭鸿格外引人注目。他在母亲周芬的带领下,仔细巡视绿化带,不放过一片垃圾。
“通过参加洁城活动,培养孩子爱城、护城意识。”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周芬说,要带着孩子,一起为城市洁净出份力。
这队“红马甲”里,还有一对父女组合。志愿者李钊带着女儿李书瑶,也正忙着和垃圾“斗争”。
领导干部带头干、群众参与合力干。“万人洁城”的不同场景里,都有群众的身影:
泰鑫名苑小区内,居民龚女士拿起扫帚,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尚城国际小区里,居民王女士带上自家小铲刀,清理墙面“牛皮癣”;温泉路小区中,居民游先生拿着抹布,清洁垃圾桶……
“随着‘万人洁城’活动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岔路口社区党委书记金冬梅说,大家从“旁观者”变为“行动者”,全民上阵、共洁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环境。
“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解决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问题。
我市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创文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创文的积极性,带动大家一起拼、一起干。
楼道的整洁清爽,有群众的主动清扫、长效保持;道路的安全畅通,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广场的和谐有序,有群众的遵规守矩、自发维护……
如今的咸宁,没有与创文无关的事,没有与创文无关的人。人民群众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当成“自己的事”,争当城市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车站路社区八旬老党员李其林,每天坚持“一看二记三问”,维护小区卫生、秩序,像年轻人一样不遗余力。
问及为何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李其林说,作为咸宁人,为小区变得更好尽一份力量是应该的,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会一直干下去。
共同治理,人人参与
“房顶修缮好了,小区环境也变美了不少!”日前,永安街道北正街社区轻工小区居民李大爷激动地说。
轻工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单位小区,时长日久,楼顶房檐出现断裂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去年9月中旬,居民向社区反映后,社区联系轻工负责人、住建局负责人、小区居民代表召开三方联动会议。
“这里紧挨着西门小学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段,必须赶紧翻修。”
“钱不够的话,我们每家可以凑一点。”
……
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发表建议。
在大家的共同商议下,由轻工小区和区住建局小区支持,加上居民自筹,共筹集资金6万元,用于屋顶翻新。
修缮过程中,小区居民自发组织“清洁队伍”,将更换下来的腐烂木条打包清走,并做好卫生清洁。不到一个月时间,令居民头痛多年的隐患被解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统庞大、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全市各方面通力合作和市民积极参与。
我市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站“c”位、唱主角,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激发创文的内生动力。
日前,新宁小区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召开四方议事会,居民代表畅所欲言,讲问题、提建议、谈想法。
大家最后商定:以进行统一培训、选出楼栋小组长、评出示范户等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做实。
“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办,我们的家园,我们共同建。”福临天下小区居民们感慨,在积极参与推动下,小区有了一系列看得见的可喜变化:健身器材迁移、安装安全防护门、建设电动车停车棚、划定公共停车位……
和谐小区居民自筹资金9000余元,添置公共休闲椅、对门岗提档升级。此外,为避免老式排风扇油烟污染外墙,各家各户主动更换油烟机。居民们都说: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主意一起拿、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做。在共同缔造理念的助推下,咸宁正形成“人人关心创文、人人参与创文”的良好局面。
共同享受,人人受惠
编辑:songxiaoyu
上一篇:
让更多文明成果惠及百姓
下一篇:
咸宁创建省级“红色物业”标准化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