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老旧小区智慧化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咸宁市区首个试点小区——咸安区编办、人社就业小区智慧化建设基本完成。
智慧小区与普通小区的区别?给大家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带着广大市民关注的问题,记者8月9日实地进行探访。
试点的智慧小区长什么样
咸安区编办、人社就业小区,由两个微型小区编办小区和人社就业小区合并而成,位于长安大道旁,有5栋居民楼、100多住户,是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
8月9日,记者在现场见到,小区两个主入口前均安装了智能道闸,能自动识别进出的车辆。在医保编办小区一侧,进门左侧墙面上有一块长、宽2米左右的电子显示屏。所有单元楼下都安装了智能门禁设备。小区周边围墙上装有监控摄像头。
“一家六口人刷脸进出,很方便。”住在小区6栋的金先生说,小区单元楼栋口原来都没有安装门,在5、6月份的智慧化改造中,一步到位,施工方不仅装了楼栋门,而且还搭载了科技感十足的可视化刷脸门禁系统。
对于许多居民而言,小区智慧化还给他们带来满满安全感。智能道闸设备记录了每辆车出入时间,周界的监控阻止小偷翻围墙进来行窃,楼栋单元门禁将发广告的人挡在楼下……
“社区疫情防控信息、部门最新惠民政策等,都可以通过显示屏发布,方便进出居民了解最新资讯。WIFI嗅探功能启用后,业主通过微信认证就可以在小区内免费上网。”建设方的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化建设给小区居民带来多种益处。
建设方还说,咸安区编办、人社就业小区智慧化硬件设备已经安装到位,现阶段正在帮助小区进行建筑、居民、车辆等多项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帮助小区管理和服务人员学习智慧化系统操作及智慧化设备的维护。届时,小区智慧化功能完全运用后,小区治理将更加科学、高效。
智慧化如何赋能小区治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小区逐渐成为社会中重要的基层单位。人口集中居住生活,小区成为政府进行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
咸安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智慧小区将设置物业管理、视频监控、周界防盗、门禁人脸识别、出入口管理、WIFI嗅探、信息发布等多个智能系统,智慧小区建设可以实现政府对小区甚至到居民住户的精准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咸安区目前已从2019年到2022年改造完成、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中,挑选出15个小区作为市区老旧小区智慧化建设试点,进而在全市推广。本次试点的智慧小区建设计划投资400余万元,由咸安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建成后将惠及2200余户居民。
小区智慧化具体能带来什么
让业主有获得感和安全感。业主可通过智慧小区平台,轻松实现房屋保维修、小区投诉、生活缴费等。
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提高了物业管理效率。智慧小区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使物业管理从传统的人、人物管理、人防物防到到技术管理、技术防范的飞跃。
使房产管理更高效,为住建等小区管理部门提供与物业、业主沟通的监管平台。能实时查看、调用物业和业主的各项基础数据和服务数据,精准收集各项民意调查结果,以及政策落实情况,为政府精准施政提供依据。
为小区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智慧小区平台可以采集的人、车、房的数据,及水、气、电等消费的动态数据,为疫情防控、治安防控等提供基础数据。
新闻链接
市区15个智慧小区:编办小区,人社就业小区,新宁小区,滨河财苑小区,二号路交通局小区,宏宇小区,咸高老小区,湖发小区,交警三大队小区,民政局小区,咸安区林业局小区,邮政公司宿舍,文体局片区,南昌路财保、工商、水厂、农校片区,金叶小区。后期,编办小区、人社就业小区合为编办、人社就业小区,一同进行智慧化建设。
编辑:songxiaoyu
上一篇:
提速·提质·提效——咸宁市区民生项目建设综述
下一篇:
咸宁市纪委监委公布第一批专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