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咸安区汀泗桥镇团委组织青年代表到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及纪念馆,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
可以说,咸宁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留下了先烈先辈的战斗足迹,播撒了薪火相传的红色火种,记录了感天动地的红色故事,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烙下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摸清家底,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第一步。
我市始终把革命文物作为文物保护重中之重,对全市革命文物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对每个革命文物的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经过文物普查,相关数据显示,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共有72处,县保单位47处,另有15处被列为革命文物点。
应保尽保,是革命文物保护的永恒主题。
抓住《咸宁市古民居保护条例》立法实施机遇,将一大批革命遗址、烈士故居等列入《咸宁市古民居保护名录》,实现修缮保护、日常管理全覆盖,全市革命文物维修保护累计投入达到1.2亿元。
各地实施一大批革命文物维修保护项目:咸安区对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红色理论家钱亦石故居、何功伟故居、钱瑛故居进行维修和周边环境治理;赤壁市对莲花塘鄂南秋收暴动会议遗址、金紫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维修;崇阳县将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烈士墓改建为陵园,完成开国将军赵国泰故居、革命一级烈士王佛炳故居修缮保护;嘉鱼县对陆水革命烈士陵园、嘉鱼县烈士陵园进行大规模整修;通山县对红三军团驻地圣庙进行整体维修,设计专题展览;通城县完成对通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元帅广场、秋收暴动纪念馆等修缮保护,打造红色小镇,成功创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活化利用,是对革命文物承载的价值和精神的深化。
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统筹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惟有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和展示传播,着力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着力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
“铁血军魂——北伐汀泗桥战役史迹展”被国家文物局推荐为100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每年接待海内外观众12万人次。
全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故居及烈士陵园等均免费开放。每年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党员干部、青少年纷纷来到这些地方祭扫、瞻仰,向先烈致敬,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主题演讲等活动。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瞻仰鄂南烈士陵园,全市各革命文物点累计接待干部群众42万人次。
编辑:wangyanyan
上一篇:
注意!咸宁这种病进入高发期,已有班级因此停课!
下一篇:
97.1分,优秀!咸宁排名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