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中华民族百川归海的历史画卷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9-16 10:53

《百川汇流:各民族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百川汇流:各民族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以下简称《百川汇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精心编纂的一部聚焦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力作。该书以“百川归海”为喻,通过近百件珍贵文物,以物见史,勾勒出一幅从远古至近现代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发展的壮丽画卷。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43万余件文物,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等多种门类。而《百川汇流》从中遴选的近百件代表性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更成为诠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主题的重要物质载体。该书以时间为轴,分为多个历史阶段,每一时期均以典型文物为切入点,通过器物解读揭示民族融合的生动细节,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史。

远古时期,“大三棱尖状石器”作为中华先民最早的挖掘工具之一,标志着先民与自然抗争、从蒙昧迈向文明的初步尝试;“骨耜”则反映了河姆渡文化中稻作农业的萌芽,体现出早期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利用。至商周时代,青铜文明渐趋鼎盛,“玉戚”作为礼制与仪式的载体,既反映社会等级秩序,也承载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而“‘宜侯夨’簋”则以实物印证西周分封制度,揭示出“华夷五方”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体现出早期国家治理中对多元族群的包容与整合。

秦汉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推动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青铜量器体现了度量衡标准化的国家意志,“‘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通过精湛工艺与祥瑞意象,传达出时人对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的深切向往。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政权更迭、分裂频仍,却亦迎来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高峰。“二爨碑”记录南中地区爨氏与汉人融合、推动地方发展的史实,“万岁千秋神鸟画像砖”等文物,则见证南北文化在这一时期的深度交流与互鉴。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与开放繁荣的时期。唐代陶俑与“墨绿地狩猎纹印花纱”等文物,既展现出唐文化的多彩风貌与高度自信,也折射出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跨地域经济文化交流。辽宋夏金元阶段,多政权并立却无阻文化交融,“契丹文鎏金铜钱”“西夏文敕牌”等标志着契丹、西夏等民族与中原文化的深度融合,《成吉思汗像》与“至元通行宝钞”则反映出蒙、元政权对广袤疆域的治理及各族间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

明清两代,中央对边疆治理进一步加强,“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是明朝经营东北边疆的实物见证,《皇清职贡图》与《东宁陈氏番俗图》则以图像方式系统记录各民族风俗服饰与社会生活,呈现出“华夷如一”的多元一体格局。进入近现代,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与内部变革中迎来巨大挑战。冯子材部《镇南关大捷图》、西藏人民抗英武器、梁启超手稿等文物,刻录了各族儿女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艰苦历程;中国共产党为日军偷袭卢沟桥所发通电、东北抗联总指挥周保中使用的手枪、琼崖纵队装备及壮族同胞韦明忠等人的革命誓词等,无不体现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携手奋斗的伟大精神。

《百川汇流》不仅以珍稀文物连缀成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清晰主线,更以宏阔视野揭示出中华文明交往互鉴的内在动力。诸如“红山玉龙”所体现的龙图腾崇拜,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象征;“狼噬牛纹金牌饰”“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展现战国时期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的互动;“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滇王之印”金印折射出两汉时期中央对边疆的怀柔与整合策略;而“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反映唐代包容并蓄的社会风气,“北庭都护府残文书册”则见证唐朝对西部边疆的开拓、巩固与发展。宋代的“番人献宝青玉把件”、西夏的“天盛元宝背‘西’铜钱”,明代汉藏合璧的“班着尔领真袭国师之职制诰”,以及清代土尔扈特东归的图像记录,均从不同侧面印证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持续交融。

该书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遴选文物涵盖多个时代、地域与民族,编排精心,解读深入。编纂团队融合历史、考古、民族、艺术等多学科视角,不仅对文物本身进行细致介绍,更延展至其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使每件器物成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演变的一个切入点。《百川汇流》以物证史、以史鉴今,展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深层文化动力与制度智慧。这些内容连缀起来,堪称一部以物述史的简明中华通史。

《百川汇流》秉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的宗旨,彰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学术权威性与专业水准,也体现出出版社在推动民族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文化担当。该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与总结,更寄托对未来的深切期许。读者在感受文物之美的同时,亦可深刻领悟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胸襟,认识到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原载《光明日报》,作者为史金波)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书荐读
下一篇: 在平凡中探寻生命的真谛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