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林
从童年时起,母亲的一帧剪影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蓝头巾裹着头,肩上挑着一担箩筐,天还没亮,就出了门。
母亲到临近的村子挨家挨户收鸡蛋,等到一些时日,聚满了一担,她就乘车到相距几十公里的咸安区去卖,然后在咸安区批发一些时令水果到我家居住的王家庄老街上来卖。当老街上缺菜的时候,她就同邻居的贺婶鸡叫时动身步行十几里,到渡普镇去贩菜。我记事起,母亲总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把洗衣等家务做好,我们睡了一觉后,母亲才睡,白天则忙着赚钱,母亲的每一天都像磨盘不停地旋转。看到母亲时常累得腰酸背痛,年幼的我总是在心底盼望自己快点长大,能帮母亲分担肩头的担子。
母亲只要出门,肩上就是一副担子,她的担子,挑着我们一家人的生计,也挑着我童年的期盼。馋嘴的我们总盼着母亲给我们带回一些好吃的,而母亲也很少让我们失望,她回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收获满满。
看得见的是母亲肩上的担子,看不见的是母亲心底的担子。父亲长年下乡理发,很少在家,母亲一人,既要照顾我们兄妹六人的饮食起居,又要挣钱贴补家用。我们兄妹渐渐长大成人,成家和就业又都要让她操心。六个子女的结婚、出嫁都主要是她操持。我家恢复非农户口后,她四处求人帮我们兄妹找工作。我结婚生子后,她又帮我带孩子,一副担子刚放下,又压上了一副新的担子。
母亲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她都装在心里。她常给我讲她早年的事情。我们家人口多,劳动力少,常受村民嘲笑,我家居住的地方,离生产队有几里路远,母亲早上天一亮就要赶到队里,从田里做完农活再赶回家烧火,饭一吃完,就又急匆匆往生产队赶,别人休息的时候不能休息。一年四季,母亲总是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生产队分粮分苕等,我家没有劳动力,母亲就算计着收工的时候分几次挑回。当时,我年纪小,只能帮助分担一点,多数都靠母亲,母亲实在是太劳累了。生产队分的田地边的茅柴,每年都是请几个舅舅帮忙弄回家。有时母亲生病了也是能拖则拖,带病做事,很少闲过。
如今,母亲已经年迈,跟我生活在一起,但她老人家仍然保持着劳动的习惯,坚持自己做饭洗衣,自食其力。现在,我接过母亲的担子,将我做人的责任担在肩上。我要像母亲一样,将她勤劳的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编辑:但堂丹
咸宁网讯(记者马丽娅 特约记者汪佳 通讯员徐莉)崭新的楼房,整齐的路灯,前倚大路,后靠山坡,三三两两的人群不时传来阵阵...
据悉,朱砂村劳务公司成立以来,累计组织劳动力就业近3000人次。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邓青、李娟、吴科琼报道:近日,咸安区总工会与贺胜桥镇花坪村开展“工农手拉手,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投...
“正月到现在,我们队员就没有休息过,这不,明天又是一家过新屋,邀请咱们去凑个热闹。”日前,咸安区程益桥村舞蹈队负...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余静报道:清明小长假将至,为改善占道经营回潮及乱搭乱放等现象,3月28日,贺胜桥镇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张岭)清明时节,慎终追远。为倡导文明新风,杜绝安全隐患,连日来,一群身穿迷...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 胡剑芳、通讯员 洪琼芳、李星、李想报道:“路修通了,村民进城只需半个小时了,山里的竹木...
初冬的咸安,暖流涌动。十九大胜利闭幕以来,桂乡大地到处洋溢着十九大精神宣讲的浓烈氛围,乡村巷里、企业车间、机关学校,...
大理石的护栏,清可见底的塘水,粉刷一新的机站泵房……14日,在咸安区马桥镇曾铺村11组,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