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丘成桐谈教育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4-03 15:20

在人工智能重塑知识生产的背景下,教育体系亟待一场理念革新。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我的教育观》中,以数学家的缜密思维拆解教育迷局,又以教育者的赤诚之心重构育人哲学,这既是对四十余年教育实践的总结,也凝聚了他数十年治学、育人经验,融合个人成长故事与教育哲学思考,为读者揭示数学之美、学问之真与人生之道的深层关联。

丘成桐以质朴笔触回忆了童年生活:从香港元朗的乡村成长,到赴美求学、师从陈省身教授的学术启蒙,直至攀登数学巅峰的传奇历程。书中详述了他在贫困中坚持自学、通过家教补贴家计的坚韧,以及母亲与父亲——一位哲学家兼教育家对其品格与学识的深远影响。通过“乡村野性”到“学术大家”的蜕变,读者得以窥见天才背后的努力与教育根基的重要性。

丘成桐将“做人”视为学问的根基,主张“以孟子‘浩然之气’涵养心性”。他回忆少年时与名师论道、在培正中学受到的品德教育,强调“独立思考”与“敢质疑权威”的学术品格。书中特别提到他对武侠小说与古典文学的痴迷,并指出:“文学与历史赋予我们全局观,而科学需以人文为土壤。”他更呼吁学者“以天下为己任”,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针对当前教育痛点,丘成桐在书中提出:“学到多少知识并非关键,兴趣的培养才是终身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他批判填鸭式教学对创造力的扼杀,提倡“从小学开始接触数学文化”,并以自己指导学生的实践为例,说明“通过提问与探索激发内在动力”的重要性。书中还提出“教育应分知育、情育、意育”: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唯有三者兼备,方能培养出“懂数学、懂科学、有文化、有内涵”的通才。

(原载《北京晚报》)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品《红楼梦》对联之三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下一篇: 用地图开启文学秘境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