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糍粑里的年味与乡愁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2-19 16:08

○方雷

在时光的长河里,有一种味道,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始终萦绕在心头,那便是家的味道。这味道具象化后,便是正月里热气腾腾的糍粑。

烫粉皮、捶糍粑、熏腊肉。每当立冬过后,凛冽的寒风在通山县幕阜山脉的黄沙铺镇曾家大山上呼啸而过,却吹不散那弥漫在村庄里的温暖气息。此时,曾家山上的村民们便忙碌起来。村里的长辈们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糯米浸泡在清水中。待浸泡妥当,糯米被沥干水分,放入蒸笼中。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不一会儿,蒸汽就从蒸笼的缝隙中袅袅升腾,带着糯米特有的清香,弥漫在这座半山腰里的整个村湾里。

与外地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进行有节奏地捶打不同,曾家山人将蒸熟的米团放入大木盆,男人们脱掉棉袄,不断揉搓米团,每一下都充满力量。“嘿哟,嘿哟”的号子声,在厨房中回荡,仿佛是一场欢快的舞蹈,每一次揉搓,都将糯米的软糯与香甜融合得更加紧密。不一会,米团逐渐变得软糯,相互粘连,最终变成了一团团洁白细腻的糍粑块。这时,村里妇女小孩分工合作,捏成一个个小坨,嵌进刻花的木模里,反复敲击大桌。婶子大娘们起身将各种印有小动物和喜庆吉祥图案的糍粑叠放在蒸笼。不多时,糍粑的香气便在空气中肆意弥漫,丝丝缕缕,钻进每一个角落。

蒸熟的糍粑迅速倒入蒲蓝凉干,一部分被精心放入水桶里保存起来,留作来年招待客人。在曾家山,热情好客是刻在骨子里的传统。当有客人来访,主人家会迅速从水桶中捞出水灵灵的糍粑,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随着“滋滋”的声响,糍粑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再撒上一层白糖或裹上一层黑糖,那香甜软糯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有的人家则将糍粑和腊肉、油干一起用铁锣罐放在柴火灶上闷煮。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糍粑又有了新的使命。投资百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落户通山大幕山,每年春末和夏初,大山里开满了野杜鹃和野樱花,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糍粑也成为了餐桌上的招牌美食。

糍粑,吃它的方法很多。村民曾凡华说,最过瘾的吃法,就是烤糍粑。将糍粑放在火炉的柴灰里闷热,或用火钳作支架烤炙。糍粑在柴火烘烤下渐渐鼓胀,表皮微微隆起,像一个大包子似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

糍粑,这小小的美食,凝聚着乡村的烟火气息,承载着浓浓的年味,见证着通山全域旅游强县农家乐的繁荣,也慰藉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春节里拥抱大自然
下一篇: 又见龙灯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