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在文字中洞察世界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2-18 10:42

口述/徐甜甜 整理/记者 陈希子

说起“文学大家”鲁迅的作品,很多读者都知晓一些,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药》等,都被纳入过语文教材,是不少学生耳熟能详的读物。而我想分享的,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的第八篇文章——《琐记》。

《琐记》开篇即描述鲁迅家道衰落后的生活,以及他为追求新知识,毅然决定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决心。通过鲁迅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旧中国的腐败和封建束缚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冲破这些束缚,勇敢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鲁迅在文中详细回忆自己在南京求学时的经历,包括在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堂)和矿路学堂的学习生活。他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种种弊端,如教学质量低下、管理混乱等,表达了自己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文中有个极具讽刺意味的事例:鲁迅在雷电学堂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而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谁,这一事件更是凸显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落后和闭塞。除了求学经历外,《琐记》中还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衍太太,非常值得一读。

衍太太是一个表面和善、实则虚伪的人,她善于怂恿孩子们干坏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衍太太的言行举止到底是怎样的呢?

书中写道: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衍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衍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或许,这还不算最恶劣的,衍太太竟然发展到怂恿年幼的鲁迅去翻箱倒柜偷父母的钱。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好,那么,走罢!”在看清周遭现实后,作者清醒顿悟,选择离开当时的环境去异地求学,展现出和封建旧社会割席的强烈决心。

衍太太的这种多面性格和行为方式,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长辈对晚辈的复杂心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道德观念的混乱和缺失。通过鲁迅的笔触,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人物形象,她既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也是其荒谬性的体现者和帮凶。

《琐记》不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透过犀利深刻的文字,读者在品味鲁迅的求学经历的同时,也能对世界有深刻的洞察,从而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成长。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从书籍中汲取力量
下一篇: 红色家书里的“小家”与“大家”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