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心灵驿站 >> 正文

九宫山古道边的古村落(上)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12-18 14:41

■李专

现在上九宫山的公路是从东坡上,古道是从北坡上。这条古道穿坳坪村而过。闯王镇坳坪村是九宫山古道上的古村落,村中的一些古迹,冠绝全县。

一条清澈的河流,把坳坪村一分为二。实际上,人们是逐水而居沿河筑村。这里是宝石河的上游。宝石河发源于九宫山,上山古道沿河蜿蜒而行。

坳坪村的山下吴塆,通山县国民政府曾在这里驻扎五年。

山下吴有百余户人家。大建筑有吴氏宗祠、山下吴老屋和屋背山老屋等。武汉失守,鄂南岌岌可危。1938年10月,通山县政府迁出县城,先后迁至蛟滩、汪家畈、北岸成、西港、皇躲洞、佛堂、山下吴。最后在山下吴停驻,从1940年6月到1945年9月27日,长达五年多。县政府内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军事、社会、田粮等科。当时还增设了动员委员会、督学、联社、中学、看守所、情报等机构。

县立初级中学于1943年秋迁至山下吴,在原来112生的基础上招新生36人,含来自武昌、大冶、鄂城、蒲圻和修水的外籍学生。

当时,县政府在中学体育场举行了一次体育运动会,参加单位有县中学和机关团体十余队,参赛二百余人,比赛项目有爬山、篮球赛等,县中学获篮球赛冠军。这是通山县历史上第一次县级运动会。

县政府迁至山下吴后,成立了通山县抗战委员会,通山县国民政府才有名义上的抗日组织。县政府领导了侦察敌情、破坏公路交通、破坏通信设施、截击敌人器械物资、袭击日伪军队等抗战活动。

特别是大批热血青年来到山下吴参加集训。一时间,偏僻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他们参加救护、运输、慰劳等战地工作,还积极开展抗战宣传。一位参加集训的青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民谣体诗歌《抗日呈英雄》:“小妹一十六,学中把书读,读书要读中国书。叫声小姑娘,不当亡国奴。小妹志气高,痛恨东洋佬,读书要读中国书。叫声小姑娘,抗日呈英雄”。

这首歌谣,从山下吴传遍全国各地。

坳坪村的上陈塆如今尚存两座字藏塔。

通山人的字纸崇拜,无以复加。通山企业家王定乾,在他的自传里写到,祖父王贤柳,经常挑着一担箩筐,把写了字的纸收在箩筐内,积累到一定的量时集中烧掉。祖父的这一行为既是对文字的尊敬,又是按佛法的旨意修善。

袁玉英在散文《顶纸》里也写了这种字纸崇拜:“在故乡,大凡70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得,人们上厕所如用有字的纸做手纸,必先往头上顶一顶再用,无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能这样做并习惯成自然。孩子年幼时,老人是用最易懂的方法警示:那纸是圣人的一双双眼睛哦,一定要先放在头上顶一顶再用,若不放头上顶一顶就擦屁股,那眼睛就要瞎的!年幼的孩子们害怕瞎眼,只得将纸往头上顶一顶再用。直到70年代我到外地一所中专学校读书,还如法炮制,总会引起学友们的哂笑”。

建筑字藏塔则是字纸崇拜的最高形式了。古代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写有字的废纸残书不可随意丢弃践踏,而要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收集起来。这个收集废纸和残书的场所就是纸字藏。

——选自《路自通山》一书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秋染九宫山
下一篇: 我站在于都河畔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