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小说 >> 正文

孔老先生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7-05-22 08:09

  羊山镇先前只有一户姓孔的,后来迁来姓曾的和姓孟的。
  孔老先生,祥字辈,正宗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孔老年纪不算老,蓄有长须,须长一筷子。
  孔老先生平常不爱串门,喜欢看书。晴天,搬把椅子在门口看,雨天,坐在门里看,看一本发黄的线装本。
  羊山镇挑担的、推车的、提篮买菜的路过孔老先生大门口,总要亲切地喊句:“孔先生,又看书啊?”
  孔老先生一般不作答,最多是点点头,或者用老花镜背后的眼晴瞄一下问话人。如果碰上镇领导,孔老先生就站起身来,搭上几句话。人家问:“孔老,怎么不出去转转?几时请您到我那坐坐,也给我们指点指点。”
  孔老听了很高兴,说:“好的,好啊。”
  于是,孔老先生就在家里等,等居委会的人来请,可许久不见人来,孔老就有些想法了,自言自语道:“人无信,难成事啊。”
  前年,镇上搬来一个姓曾的,老先生闻讯喜煞,连夜去拜访,一进门就说:“哈哈,孔孟曾颜,天下一家。”
  姓曾的一见是他,连忙搬凳倒茶,一边忙乎一边说:“我一到镇上本想安顿好就去拜访您的,没想您先来了,可惜我的豆腐铺没开张,要不然尝尝我的豆腐。”
  孔老一听他是开豆腐铺的,吐出一口有点霉味的茶水,起身就走,走到大门口又转过头来说:“本家啊,要叫子女读书,读书是正道啊。”
  孔老先生的举动把姓曾的一家人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孔老再也没去姓曾的家,也没买他家的水豆腐。在他的脑海里,羊山镇不曾有这个本家。
  姓孟的是前不久搬来的,在羊山镇上开了间画廊,取名为“承轩斋”。姓孟的是个画家。
  “承轩斋”开张的那天,孔老先生早早地来了,还放了一挂万字头的鞭炮。从此,“承轩斋”就成了孔老先生每天必去的地方。他跟画家谈得来,谈经论道,纵横古今,十分惬意。
  今年高考揭榜,羊山镇有五人榜上有名,而头名竟然是开豆腐铺的女儿,卖豆腐的女儿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冷湫湫的“承轩斋”里,孔老先生对画家说:“曾家大喜呀,可惜是个女儿,要不然……”
  孟画家没有工夫跟孔老先生说话,他正忙着跟人谈门店转让之事,“承轩斋”实在支撑不下去了。
  “承轩斋”关门后,孔老先生又不出门了,又回到了从前 。晴天,搬把椅子在门口看,雨天,坐在门里看,看那本永远看不完的发黄的线装本。
  小镇的日子就在孔老先生翻书的手指中一天天翻过。
(作者:阿木 地址:通山县外贸局)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1954年的那只狗
下一篇: 阴差阳错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