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酷暑赶进度
更新变压器
用“新”电照亮古民居
排查安全隐患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更换进户线路
顶着烈日忙架线
通山县地处鄂赣边区,地形复杂,村落众多,随着农村用电量剧增,农村用电设施亟待改善。今年来,通山县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让群众用上放心电。
19日,气温37℃,没有一丝风,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上午9点多,我们到达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大夫第古民居,犀港供电营业所的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布线搭网。
古民居里的线路早已陈旧老化,加之其木质年久风化,很容易发生电火。从去年开始,供电所的工人就在这里忙活,将线路全部换成了绝缘电缆。
“改造前,家里不敢同时开冰箱和空调,现在换了新线路,家里电器都开着一点问题都没有。”李菊芳乐呵呵地说道,她家的线路前不久才换好。
辗转来到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6组时,大畈供电营业所的电力工人王贤利和徐战华正汗流浃背安装配电变压器。一旁的树荫下,村里的男女老少们聚在一块,抬头望着电工们,谈论着,眼神里充满感激和期待。旁边一面白墙上“保民生,促和谐,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红条幅格外显眼。
“以前电压不稳不说,还三天两头停电,我们没少埋怨供电公司。”村民吴义祥说。
“还有头顶‘蜘蛛网’,到处是电线,经这么一整改,村里的线路整洁多了。”一旁的吴高明乐滋滋地补充道。
原来,这个村只有1台小型的变压器,随着农户购买电器增多,已经超负荷运转,时常跳闸停电。
“这次新增了一个50千伏安的变压器,基本上能满足这个村240余户的用电需求了。”现场指挥的维护班班长张公益说道。
大约1个多小时,王贤利和徐战华顺着梯子从变压器上下来,汗水早已浸透他们的衣服和裤子,湿湿的贴在身上,豆大的汗珠从脸上直往下淌。
“老百姓都盼着能用上放心电,这点苦算不了什么。”王贤利猛喝了半瓶水后笑着说道。他们一起六七个人,这几天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上工地了,趁着早上凉快好做事。
除了安装变压器,维护班还免费帮村民调整进户线,改造老旧的电路。负责装电表的工人阮绪泉已经连续4天冒着高温作业,装了50多块电表了。
“我们家的新电表可以用了吗?”村民吴立习肩上扛着锹和锄头刚从田里回来,关切地问道。
“可以了,刚刚装好。”阮绪泉回答,“看着村里的用电环境变好,百姓心里乐,我们也跟着乐。”
下午,一场暴雨突如其来,给闷热的天气带来一丝凉意。暴雨过后,王贤利和徐战华他们收拾好工具,开着工程车,朝白泥村去了,那里同样有期待的眼神等待着他们。
记者手记
洒汗水 送光明
通山县供电部门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中,结合当地实际,创新“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举措,组织党员服务队,全面改善农村用电环境,点燃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去年建大棚,由于村里电压不稳,水时常抽不上去,亏了不少,今年这一改,我还准备扩大规模呢。”充足的电力供应,解决了菜地用水难问题,这让西泉村的菜农老吴信心增加了不少。
农网改造升级也促进了乡村面貌的大改观,“蜘蛛网”不见了,供电不可靠、低电压、供电“卡脖子”的现象没有了,农民用电更安全了。不少农民借助电网改造契机,发展种植、养殖业,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一天的采访中,农民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农网升级改造的感激之情,我们也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组图:云溪:云绕雾锁处处景
下一篇:
组图:高温下 一滴汗水一幅画
有一群人,顶风沙、抗酷暑;有一群人,舍假日,战一线;有一群人,舍小家,顾大家。看着巨龙般的高速公路贯通山川河流时,他...
波光潋滟的富水湖,通山人的最爱,也是通山人的自豪。
划龙舟,这一传统节目,让人们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里有了一份期待。咸安区马桥镇严洲村至今仍保留着端午赛龙舟的习俗,而每年...
嘉鱼县至高铁岭镇的公路上有这样一道风景线:每天清晨,在薄薄的晨雾中,5名身着橘黄色衣服的保洁员,像一个个音符在飞扬的尘...
受气候影响,山上的桃花、梨花比山下迟开三五天。目前,赤壁市余家桥乡绿态果业桃园里,8000多亩的连片桃花、梨花盛开,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