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书法 >> 正文

中国书法之美赏析之六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9-03-12 08:45

自觉时期的汉隶

  两汉时期的美术,充分反映了汉王朝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和中央集权、多民族大一统持点,以及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出现大、全、满的审美观,在这种语境中,书法也进入自觉时期。
  书法在秦朝以前是以金文或秦小篆作为正统的官方文体行世,而民间已出现将篆书简写或草写的隶书与草书刍形。到东汉时期,已发展成与我们今天书写一样的今体字,而且汉朝对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进入有意创新时期,故称汉朝是中国书法发展自觉时期。
  汉隶书写或刻于竹简、木简、石刻等。字体已完成将难认的篆书改成今天易识、易写的规范汉字,因受书写材料限制,字字压缩变扁,即横长竖短,结体紧收,横画起笔逆起向下顿笔而行,类似蚕头,中部稍弯,力量内含而显弹性,收笔则提笔向右上出锋,类似雁尾。有“蚕头雁尾、蚕不双设、雁不双飞,一波三折”之称(如左图)。
  汉代遗存下来的竹简、帛书、石刻或表现为宽博苍浑、或灵润潇洒、或方拙朴茂、或豪放野逸。
  欣赏汉隶,首先是看其章法端庄整齐美,其次是其比之秦篆,笔法变化多端的运笔过程,笔法的变化,为草书的产生打下伏笔;最后是欣赏汉隶古拙、质朴的神韵,正如今天面对一套古代家具,汉隶带给我们以历史的沧桑感。
  学习书法不习汉隶,难成气候。
   (卢方祥)(载《咸宁日报》3月12日《文艺副刊》)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组图:通山宝石村老屋印象
下一篇: 中国书法之美赏析之五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