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书法 >> 正文

官埠桥—一首远去的歌谣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8-07-18 10:05




官埠桥一桥贯南北

一桥分小镇,桥东与桥西。

官埠桥,生活的桥。

官埠桥,平易近人的桥。

官埠桥,阳光的桥。

  从大幕山南麓发源的淦河一路欢歌走出山涧,走向平原,走出了一个个传说故事,也绘出了一幅幅迷人风景。淦河水如玉似带,又似一首含情脉脉的小曲,而那淦水上的一座座小桥就是伴着小曲轻轻哼唱的咏叹调。走在乡间,看弱水缓流,农舍静卧,偶而有骑自行车的少年从桥上驰过,古典中一丝丝现代气息穿透其间,使人在怀旧的情调中欲罢不能又怅然若失。
  官埠桥就座落在“千桥流水桂花香”的咸安区官埠桥镇,以桥名为镇名,足见桥的名气之盛。官埠桥原系古驿站,为明代末年修建,横跨淦水官埠河两岸。古代,淦河是直通长江的“黄金水道”,行船十分方便,进出咸宁的物产大多在官埠桥聚散,鼎盛时有“小汉口”之称。来往咸宁的达官显贵、骚人墨客都在此登船上岸,故取名“官埠桥”。
  官埠桥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两墩三孔石拱桥,贯通南北,承载着几代人来来往往的足迹,记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和岁月沧桑。官埠桥下,绿得像碧玉似的河水在桥下缓缓流去,许多属于它的古老的传说也从古流到了今。官埠桥曾经被水淹过,但在洪流中颤栗后更加坚强;它曾经被达官贵人抚栏凭叹过,深谙官场世相,也懂风花雪月;它也曾经被铁马军靴踏过,承受着黎民百姓一样的疾苦和不幸,所以它一直弓着身子立在河上,任劳任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金水闸修建后,舟船锐减;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日趋发达,官埠桥码头的商业地位渐渐没落,官埠桥的日子也变得更加沉默,默无声息而又豁然开朗。
  今天,我们站在官埠桥上,看到的官埠桥还是那座桥,没有连篇累缀的楹联碑记,也没有镌刻精细的花纹,几块青石板,一架木廊棚,素颜淡妆,朴实得像一支乡里人信口而哼的山歌。它的淳朴并非是迎合潮流返朴归真,倒像是它自己的历史性格使然。
  生命的胶卷上,斑驳的印记也总有褪色的时候。当乡村卷入城市化进程,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座座古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宽敞水泥钢筋大桥;古桥下的流水不再清,渔船舟橹远去,桨声灯影也在我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小桥流水人家成了我们怀旧的地方。许多年以后,我们故地重走,又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有些人我们以为一定可以以后再见的,就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却不知道,也许他永远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有些事物,我们以为它一直会存在的,就没有在意,可是却不知道它们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消失,而有些事物等我们去挽救的时候,也许已经来不及了。就像许多像官埠桥这样的古桥,我们看见它是一直存在的,却不知道它在我们的不珍惜中正在慢慢地消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官埠桥是我们童年成长的摇篮,诗人从中获得诗情,画家从它身上得到灵感,它是游子开启乡愁的钥匙,而从它身上走过的乡民得到了做人的道理。官埠桥,一石一木总关情。胶卷之外,还有更多更值得回忆的事情却已随风而逝或者模糊了。官埠桥像一首远去的歌谣,只剩袅袅娜娜的余音在乡村原野回响。
           (图片摄影/蔡军 文/杜培清)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王拯、于建章、王恩祥、刘楚英行书四屏
下一篇: 文徵明行书轴《内直有感》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