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书法 >> 正文

英烈们,内蒙古亲人来了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8-01-14 09:07

 
烈士墓前,亲人们泪流满面。

来自内蒙古的亲属们向142名烈士默哀。


老战士黄兆华拿着战友的照片陷入回忆。

  2007年12月26日,经过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来自内蒙古的周树珍、杨宝山老人终于来到了赤壁市羊楼洞烈士墓群。
  “三叔,我终于找到你了,跟侄女回家吧。”纸钱、香烛、黄酒、泪水、鞭炮,周树珍用家乡最纯朴的祭祀方式,与失散57年的三叔“相见”。周树珍的侄子担心他磕破头,要扶他起来,他却不肯。
  似乎被老人所感染,天空也飘起了小雨。
  寻亲电波传内蒙
  2007年10月17日上午,赤壁市余法海老警官致电内蒙古媒体,希望通过媒体找到4位内蒙古籍烈士的亲人,让长眠异乡的英灵早日魂归故里。
  “赤壁市羊楼洞村16组老营盘茶山上有片荒凉的烈士墓群,长眠此地的142名烈士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转送回国,经抢救无效牺牲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烈士的下落一直不为家人知晓,其中有4位是内蒙古人。”余法海说,“烈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流血牺牲在异乡。为这些烈士魂归故里而奔走,我觉得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2005年,余法海开始了为这些烈士寻亲的艰难历程。他多次自费去烈士墓群,逐一记下142位英烈的名字、籍贯及牺牲时间。2007年7月,他终于和烈士周国玉的侄女周树珍取得了联系。几十年来,亲人对周国玉的下落一无所知,得知这个消息后恨不得立即赶到赤壁看他,但苦于经济拮据,一直未能成行。
  茶厂解囊助祭奠
  “我们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在得知烈士亲属无力支付来湖北的路费后,为了了却他们50多年来的心愿,我们厂愿意承担他们来湖北祭奠烈士的全部费用。”赵李桥茶厂销售经理任志刚说,“我们厂生产的‘川’字砖茶主要销售到内蒙古地区,正是有了内蒙古人民多年来的支持和厚爱,才有了我们厂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回报内蒙古人民!”
  “没有余法海,没有茶厂,我们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亲人,感谢这些好人们!” 杨宝山老人告诉记者。
  “周国玉为人很热情,很会唱歌,也很会打乒乓球……”现定居赤壁的黄兆华老人陷入了对战友的回忆中。听着这些回忆,周树珍老人一遍遍抹去眼角的泪水。(记者 甘青 通讯员 陈绪梁)


作者:liuhuafang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冰天雪地里的火热生活
下一篇: 人杰地灵的塘湖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