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书法 >> 正文

大山养蜂人:走南闯北酿“甜蜜事业”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7-11-06 08:48



每天都必须"查岗"





大山里密集的蜂房





同行互相交流





狗是养蜂人的忠实伙伴



  通山县有300多名职业养蜂人,主要分布在三界、高湖、厦铺一带。每年深秋,这些走南闯北的养蜂人就带着自己的“宝贝”,回到遍地开满山茶花的家乡,开始“越冬”,于是在县城通往各乡镇的深山公路两旁,布满了一排排蜂箱,成为大山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昨日,记者驱车在20余公里,来到了通山至黄沙的公路沿线,采访了一位来自浙江建德市的职业养蜂人,在他的讲述中感受通山300余名职业养蜂人的“流浪”生活。
  这位来自浙江的养蜂人,名叫袁乐国,今年38岁,带着妻子在全国“流浪”已有8年,70箱意大利“黑浆蜂4号”每年给他带来了6万元左右的收入。每到8月15日左右,他都会把蜂箱全部拉到像通山这样开满山茶花和野桂花的山区,如江西的武陵、修水等地;油菜花开时节,就迁徙到河南、仙桃、嘉鱼等平原地带,秋季则往开油菜花的青海驻扎。
  养蜂的主要收入靠产蜂蜜和蜂王浆,蜂蜜目前市场价为20元每公斤,蜂王浆是240元每公斤。袁师傅说,他70箱蜂,从春天开始产蜜,一年可产4000公斤蜂蜜,100余公斤蜂王浆,毛收入可达11万元左右。除去冬天越冬季节喂糖养蜂,一年纯利润在6万元左右。
  袁师傅说,养蜂辛苦、寂寞,常年露宿野外,没有用电的习惯,更无法看到电视,最好的伙伴就是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和一只看家狗。
  时值晌午,通山一位姓焦的本土养蜂人,骑着摩托车来串门,老朋友见面分外亲热,聊起“流浪”生活,他们并没有半点厌倦和不安,脸上挂着蜜一样的甜甜的微笑。通山的焦师傅说,他养了20年蜂,走遍了全国16个省,40箱蜂每年为他挣了6万元的收入,比起做农活,还是强多了。焦师傅透露说,通山三界有一位养蜂的,家产也超过百万,规模已达200箱,是通山的养蜂老大。每年的纯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但是养蜂也跟农业一样靠天吃饭,农业丰收,养蜂就发财,干旱和雨水都直接影响养蜂的效益。
  袁师傅说在外“流浪”这么多年,无论走到哪里,养蜂人之间、养蜂人和当地人之间能平安和谐共处,这是他舍不得放弃养蜂的主要原因,尽管寂寞但很快乐。(记   者  刘会文  特约记者 方建新  实习生  汪丽娜)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撒向山区都是爱
下一篇: 咸宁,诗意地栖居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