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娱 >> 文艺作品 >> 散文 >> 正文

南方院落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5-14 16:29

郑歌

想到家乡在隐水,我心里就很愉快,而且忽然有了一种很淡的伤感和诗意。

我生长在隐水,生长在落花鸟语、云烟水树之间,而且学会了谋生和写文字。但是,置身于乡下却往往忘了她的美丽,久了,就对美产生了一种漠视和麻木,觉得清风明月或小桥流水不过平常物事,一切都是老样子,一切都很平凡。可是若换了外来的旅人,比方一个有雅兴的北方人,那就不一样了,他会十分惊讶和愉悦于眼前的灵山秀水、村落寺庙,并且立刻就有了诗意,至少能忆起唐宋间许多关于乡野田园的美丽诗文。然后找个有柴扉的乡村酒店住下,以寂寞下酒,把一片苍凉的心放置到篱笆豆棚、古井二胡以及烟雨落花之间,来一次愉快而伤感的漫游,他会蓦然感觉出生命原本是十分美好的,正如这眼前的风物一样。

前年的一个春节,两位北方的朋友在乡下和我们一起过春节,经不起绵醇谷酒的热情和浓郁风俗的吸引,被撂倒在墙脚根上晒着太阳。后来,他们告诉我,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乡下的院落。他们的印象和感觉一定很鲜明,也最容易引起那份蕴藏于生命深处的伤感和遐想。乡下的院落,那几乎就是南方人文景象的缩影,她涵括的是浓烈的南方韵味,却以最散淡的形式出现于旅人的视野里。散淡、随意、浪漫,甚至很平常,但却于这种平静随意中演绎着有关人与岁月、男人与女人、入世与出世、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这世间应有尽有之事。平常的院落,几乎都有竹篱瓜架,都有灰瓦青砖与一片桃花或杏花,都有鸡犬之声、梦呓之声、笑骂之声,有时也于烟雨树舍之间袅出些二胡短笛的轻音,抑或是大爷二叔三哥咿呀呀清唱采茶戏的声腔。而院中的少女又必是都秀美多情,都喜欢绣着色彩缤纷的鞋垫子在溪边浣衣。

南方的院落,总是很宁静,一切都很随意,一切都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一种纯自然的情状。而这些寻常的院落中却往往能诞生那种才情盖世、相貌俊雅的才子和细腰明眸的美佳人。才子与佳人,便构成了南方院落的最大人文,也构成整个南方院落的人文内核。美丽的南方,因了层出不穷的才子佳人,平添了一种无尽的雅韵浪漫与潇洒神采。有才子佳人演绎的红尘事、绝世文章,以及院落中男人和妇人演绎的平平淡淡或生死交缠的故事,又总令人心醉神迷、感慨伤怀莫名。南方人多思善感,有烟景阳春,所以乡下的院落沉淀的是一种月色溶溶、丝竹袅袅、人事花谢的深如海泽的历史人文。平常而灿烂,散淡却有无穷的沧桑。

烟雨落花里的院落,布满紫丁香和红蜻蜓的乡下院落,弥漫月色也弥漫轻愁的乡下院落,点染着少女的歌声也装饰少女梦幻的乡下院落,哦,我想起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想起白居易《忆江南》和柳永的词,想起无数的水乡和村舍,想起烟雨里的古寺和酒旗,想起小桥流水和农夫耕牛,想起浣纱的村姑和雪花里青砖瓦屋。在我的意识里,那静美而袅着炊烟的乡下院落,仿佛举手可及又迢遥如梦。岁月如散板,响过我夜梦的边缘,院落里炉火崩裂声和棋子落地声以及一声轻咳或爱娇的轻嗔,都如此令我心惊,仿佛就是我的旧家,是的,我的旧家就是那些院落中的一个,却有着一份沧桑和美丽。

记起我的旧家,心里就有一种愉悦也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她的小桥和祖祠已有很多年了,屋前房后的枇杷树已有很多年了,而竹篱和柴扉却是新的。父亲编竹篱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曾经写的几句诗:“仿佛在悉心修补,一帧古雅的风景小品,头上是一片没有篱笆的天空,散失的白云咩咩叫唤;篱笆织得很密,什么也占卜进来,后来他一点儿也不觉得,怎么圈住了自己;炊烟是一缕被软禁的忧伤,藤蔓在篱笆以外垂下梦想,窸窸窣窣编历史纪年,无边的土地呵,才是放大的家园。”我不知道为什么回想起这首诗,也许是对乡下院落的的一些日常景观观察体味得有些情趣了吧。

南方院落与南方风物的灵秀随意谐调,充满灵性,让人觉得清新和愉快。随意地结一个豆架,随意地织一个篱笆,木质和砖头结构的房子,不一定要有规矩,比较自然地布局,没有什么定式,干净、清爽,花草树木点缀。而人,生活其中,怡然悠然的模样,仿佛岁月是不动声色或岁月与这些院落中的人无有关系,生老病死,红白喜忧,均顺乎自然。

南方的院落,在月光里,在落花里,在微雨中,在丝竹声和诗歌中,也在我的梦里记忆里。我很向往那种自然散淡,向往那种静美中的沧桑与平淡中的卓然灵异。它是人文的极致,也是田园诗的映照和光彩,光风霁月,雪语飞霜,鸡犬声声,仿佛就从那些院落里轻轻走出的才俊之士、一代代的红粉佳人,飘出一个个平淡却令人百感交集的故事。

南方的院落,伫立在无边的岁月中,恍如一个含着轻愁和笑意的纯朴少女。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樱花之恋
下一篇: 驼铃声声

相关新闻

  • 图文:长江放歌 大地情深

    江南丝竹、苏绣非遗、土家族摆手舞等节目,尽显长江流域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魅力,给咸宁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 独享寂寞

    我期望着晶蓝的辽远的天幕,现出一眉新月,让她轻盈地栖息在山那边的花树之上,与我共享这份寂寞,这让生命美好的情绪,如青...

  • 新机遇与新可能: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历史学

    本刊组织几位作为数字人文引入历史学科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的青年学者,围绕数字人文与历史学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从...

  • 咸宁赋

    廖双河南鄂门户,华中明珠。石器比肩龙山,铜鼓孤傲禹甸。霓虹争明月之辉,华灯惹丹霞之妒。人文福地,澎湃万代之青春!

  • 新书荐读

    《敦煌学十讲》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关于敦煌学十篇讲稿的合集,内容包括敦煌学与敦煌文化、敦煌遗产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性、...

  • 记录通山的美好

    李专步履不停、笔耕不辍,期待他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有大作出版,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 新书荐读

    《安徒生,故事的影子》内容简介:本书打破了安徒生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单一标签,揭示其作为“市民知识分子”所映射的19...

  • 大地从来都是敞开的 ——阿来《大河源》中的行走、生态与文明

    阿来为了写三江源,数次前往三江源地区,其中2023年6月那一次,我也一道同行,经历难以详述的艰辛,把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

  • 荧屏盛宴再度来袭,让“视”界更精彩

    伴随着电视节如火如荼地举行,一年一度的白玉兰奖国际优秀电视节目展播也已登陆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东方影视频道、纪实人文频道...

  • 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摘自《中华文明五千年》,冯天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的创造主体。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