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不是很多,细想起来,最忆还是向阳湖的田埂。田埂的花,田埂的菜,田埂的青蛙,田埂的鱼鳅……,尽管三十多年一晃而过,但这一切仍历历在目。
田埂的花,是野菊花,黄的蕊,白的瓣,相当于欧洲的车菊矢,不经意之间,被园林专家改造成绿化花卉。
田埂的菜,有地米菜,那是野菜,绿绿的,浅浅的,薄薄的,清炒后清甜爽心,包饺后酥软可口。田埂里还有枝短叶茸的毛豆,待到枝枯叶黄成熟之时,便成了黄豆。黄豆已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凉拌毛豆、热气腾腾的豆浆、方方正正的豆腐,以及黄灿灿的油炸豆腐,如今都成了我的最爱。
田埂的青蛙,是我童年常在田埂中嬉戏的对象,课本中的《小蝌蚪找妈妈》让我背得滚瓜烂熟。虽然小蝌蚪四次喊错了对象,但是,不断的调整方向,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最令我恋恋不舍的是田埂的鱼鳅。70年代,米是供应,肉需凭票。母亲每天早上留一个筲箕在田埂之间,中午或是傍晚提着筲箕,被我们几弟兄拥簇着回家,看泥鳅钻,吃锅巴饭,咽鳑鲏鱼。偶尔,也会网回一斤草鱼或是半斤青鱼。
田埂的春天,赤梗初绿,逢节生枝,枝枝吐绿。转入初夏,枝枝吐红,亦可品尝。田埂上的桑树,经过春雨的滋润,变得绿油油,黑黝黝,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斑斑点点的金光,仿佛一个可爱的食桑叶且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尤其是那红里透黑,黑里泛光的桑椹,更是将我们的嘴唇涂抹了一层紫红的胭脂。
童年的田埂啊,你是如此让我留恋,让我迷离,如今的我,更是走在人生的田埂上,小心翼翼,不敢分心,生怕一不小心,踩塌了田埂,踩湿了我的双脚。我相信,只有走过田埂的人生,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踏实。(作者: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