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文艺作品 >> 散文 >> 正文

话说方圆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6-18 18:10

  今年湖北高考作文题很有意思,要求以“方圆”为话题写一篇材料作文。看到题目后感触颇深,忍不住下笔“方圆”一翻。

  “方圆”实在是很奇妙,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的简单构图(平面或立体)却能演绎出万千意象,生出诸多的情思与哲理。

  在我国,最早的“方圆”来源于“天圆地方”说。古时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相信大地是方的,天空是圆的。“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古时普遍这样认识。《山海经》也有明确的神话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以为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有四角有大绳系挂。尽管科学早已证明了“日心说”,航海实践也证明了不再是“天圆地方”,但关于方圆的典故仍约定俗成地大量存在于生活现实中,且增添了不少新的学问。

  古代历代还把方圆构图应用到制造钱币上,成了“孔方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孟子《离娄上》的一句名言,后比喻我们没有规则制度,就不能干好事情。其实,“规矩”和“方圆”的关系确实有得一论,有时需要分毫的较真与衡量。

  “方”可以理解为规矩、依据、制度等。“圆”,可以理解为变化、灵活、机动等。这两者完美结合,动静搭配,互为呼应,互为辉映,方能生出美妙的效应,衍生出和谐大美。

  可是,在一些人的眼里,也把“方”理解为机械、古板、教条,把“圆”理解为灵活、变通、圆滑,一味把两者排斥分离,脱离了它们各自应有的轨道,向两端无限延伸,于是有了“违规”与“谬误”。

  一味死抱“方”,就可能陷入墨守成规教条主义,有认死理之嫌,当然也会吃大亏。像我党红军早期照搬苏联经验模式,最后被迫长征即是。遵义会议后,幸有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现实相结合,才创造性地找到了自己的路,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味重“圆”讲变通,也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不顾国情和实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精神,全民大炼钢铁,粮食生产放卫星,浮夸风严重……结果反而违背了客观规律,破坏了发展秩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教训是惨痛的。

  还有一些人,不相信制度,不按正常程序办事,迷信熟人社会乐于走“捷径”办事,坚信潜规则,造成了大量违规违纪之事。许多人就是没有把握好“方”、“圆”的尺度和底线,才失足跌倒,走到了反人民利益立场上去的,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制裁,才知痛悔终生,谱写了一曲人生悲歌。

  由此看来,“方”实不是简单的方,“圆”也不再是简单的圆。它在不断的衍生发展之中,也不断有新的内容内涵和新的外延的高深意味。只有两者恰到好处,才是“方圆”之道。

  就时下而言,新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就是“方”,所有的道德标准和法制条例就是“方”,一切的科学的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方”。而“圆”,应该理解为是运用是变式是机动是完美是和谐。两者的关系是辩证唯物的关系,其间奥妙,需要每个人去认真品味和解读。

  “上善若水任方圆”有新说,方圆之间妙无穷。

  (徐大发)(作者单位:通山县大路乡青山城中学)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感恩母亲
下一篇: 爱拼才会赢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