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这首歌艺术地再现了香城的特色。毎天早晨,我在潜山散步时,就将它放出,踏着优美的旋律,徜徉在桂花园中,好不惬意。
时近四月,登潜山远眺,桂林如海,绿岭青峦,苍翠欲滴。市井城廓,桂影绰约,绿荫如织,生机盎然。母亲河,清悠悠自南向北,曲折迂回,泉水氲氤,飘纱舞缦,绿色的倒影把整条河都染绿了,啊,香城浸染在绿色之中,到处飘散着绿色的清香。毎逢金秋,微雨绽开千万树桂花,香风撩起喷香的雾纱,金灿灿、香扑扑。这时山峦簇在花里,城廓罩在花里,河流笼在花里,你置身于浓烈的香雾之中,会情不自禁地吟起“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诗句来。
提起咸宁桂花,我想起一个美丽的传说:月宫里嫦娥思凡,请月老帮忙离开仙境。临行前,嫦娥在桂花树下敬月老三杯酒,不料月老喝醉了,挥斧碰断了一根桂树枝,这桂树枝恰好掉到咸宁的挂榜山。从此,咸宁有了桂花树。我还听说两千多年前,屈原南迁路过咸宁时,写下“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诗句。
咸宁植桂历史悠久,据记载:明宏治五年,学宫产桂一枝,被视为吉祥之兆。此后县府、文庙等处渐有栽桂。康熙4年,咸宁知县何廷韬,在县境倡导广植桂花树,并在县署内建“桂花堂”,作《桂花堂自赋》上。此后,植桂渐推向农村,遂以发展。
解放后,桂花发展更快,桂花树已栽遍咸宁的每一个乡村,每一条街道,每一所庭院,还将桂花列为市花。1985年10月,国家主席李先念来咸宁视察时指出:“咸宁的桂花很有名气,应扩大发展,用桂花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此后,咸宁建立了桂花科研所、桂花研究学会,研制出了高浓度的桂花香精——桂花净油、桂花精油。咸宁的桂花品种、古树数量、基地面积、桂花品质等6个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2000年,咸宁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华桂花之乡”。
近几年来,市政府依托桂花,欲将咸宁打造成“中国香城” 。投资近三千余万元,扩建了“潜山桂花园”,建设了柏墩“桂花源”;在城市出入口、主干道、河沿、公园、小区等绿地植桂,大力发展桂花苗木基地。连续四届以“香城泉都”为主题的旅游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海內外游客,真是“花醉千山万水,香飘海角天涯”。
再过几年,咸宁将建成全国最齐全的香花植物品种博览园、最具代表性的香花文化展示园、最先进的香花产业科研开发园、最高档次的香花生态休闲园。勤劳聪慧的桂乡人,将把咸宁打扮成如诗如画般的香城。
(刘明恒 作者单位:咸安区政协)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