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俗称的“过年”,是一年中节日元素最多、节日气氛最浓、最为欢乐喜庆隆重的传统节日。综合春节的元素,诸如扫尘、换新衣、贴春联、团年饭、守岁、燃放鞭炮、观看春晚、拜年、压岁钱以及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等活动,它透露出一个总的气息,或者说让人感受到一个总的氛围,就是:除旧迎新、迎春接福、欢乐喜庆、祈福来年。所有的春节元素都围绕这一主题而释放着各自的功能,这既符合人们辞旧迎新、期盼来年的心理愿望,也迎合着融洽关系、调节气氛的社会需求。
然而,春节的氛围(或者称作主题)大多是元素的无声释放,唯有“拜年”这一环节(元素),是人们相互之间将它直接地“喊”了出来。譬如,人们道贺说:新年好!新年吉祥,万事顺利!都是将“期盼”直接喊了出来。被拜者闻听对方的道贺,心里一定是乐融融的,感到非常舒坦。
因此,拜年这一环节,它是将春节的主题体现在人们的恭敬态度和言语上,并同体现在文字上的“对联”相得益彰,共同烘托出“庆贺”与“祈福”的“年味”来。
拜年,也让以家庭为单位、固守其家的人们开始在年节中向外交往起来。首先,通过拜年这一庄重形式,加深亲友之间的既有情感,让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不大联络的亲友之间重启交往,也是对上下尊卑、老幼人等的一次普访与问候。这拜年的形式,也常用作发生过不快以及有所成见和隔阂者之间消弥分歧、重归于好的功能。因为,借助“过年”的氛围,一声拜年,往日的隔阂与不快,顿时烟消云散,达到“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的良好效果。
可见,这拜年,确系春节的核心环节之一,它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和谐、温馨,它让“这个年”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精彩起来。
因此,所有正在“年”中的人们,不要小看了“拜年”。如今,你足不出户,只须用短信微信,向所有需要问候的人,送去你的祝福,就能达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奇效!(廖慕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2013让我们一起出发
下一篇:
酒席上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