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从中国南方早期锡业学术研讨会会上获悉,赤壁大湖咀遗址发现的熔炼锡渣,是目前长江流域最早的炼锡遗物。该发现对认识周代南方的“金道锡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会议由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赤壁市博物馆承办,专家学者探讨了商周秦汉时期南方地区锡产地、铅锡冶炼技术、锡资源流通机制。
锡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是铸造青铜必需的物质,在青铜文明中扮演关键角色。
2022年湖北赤壁新发现大湖咀遗址,初步判断为长江以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周代前期城址。经过持续3年的主动性考古工作,在城址年代、城市功能分区上发现诸多遗迹和遗物证据,特别是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存中包含丰富的纯锡物料和炼锡遗物。
赤壁大湖咀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凡国栋介绍,遗址出土的锡扁壶,年代约为春秋早中期,使用便携手持光谱仪,对其合金成分中锡含量进行测量,发现纯度高达92.7%,在同时期极为罕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铸造工艺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纯度100%的金属锡丝。
凡国栋介绍,锡在中国境内分布不均衡,长江以南地区丰富的锡矿资源不断吸引夏商周广域王权国家向南探索,逐渐将长江流域乃至珠江流域纳入中原文明之中。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赤壁大湖咀遗址炼锡遗存的发现,江西铜岭、九江荞麦岭和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的持续考古,揭示了商周时期存在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金道锡行”的资源流通路线和长江、黄河文明的交融。
(咸宁日报综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30余名文旅达人在通山解锁清凉新玩法
下一篇:
崇阳县文化馆公益培训惠民生
炊煮用具青铜釜、青瓷器、五铢铜钱、陶器……记者20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发现的两座东汉至两...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今日发布垣曲北白鹅墓地重大考古发现,经过近9个月的紧张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墓地发掘出一处周朝王卿高级贵...
图/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 金银盛世里,多少繁华梦。隔着玻璃柜,看着梳子上精巧的花纹雕饰,你很难断定它是一件单纯的...
光明日报记者王瑟春节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哈拉和卓卷》,正式公布对哈拉和卓墓地考...
不久前,一件与《愤怒的小鸟》中的猪“撞脸”的泥塑陶猪,从正在发掘中的四川广汉联合遗址“出圈”成为焦点新闻。而在现场考...
贾湖骨笛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西周四虎镈邹雅婷摄商代妇好墓鸮纹特磬邹雅婷摄唐代李贞墓三彩骑马乐俑范立摄提起中国古代音乐,...
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14日, “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
出土铭文器物还原“曾世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王晶通讯员曾攀黄敏在鲜有史料记载的情况下,一部“曾世家”何以被还原?专家...
9月16日,我省“考古出土曾国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会”在京山召开,经专家组实地考察、评审,该项目通过验收。项目负...
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现——1200多年前唐代将士如何戍边光明日报记者王瑟光明日报通讯员王一坤“春景渐芳,暄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