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晚,咸宁市2025年“夜炼 夜训 夜赛”促消费活动推广仪式在咸宁全民健身中心火热开启,同步开启的还有咸宁人民的夜生活。
从龙潭里景区音乐美食嘉年华的烟火香气,到全民健身中心夜训课堂的运动激情,再到人民广场、潜山公园、十六潭公园里的闲适悠然,本报记者用镜头与笔触,捕捉咸宁这座城市夜晚的多元图景。
夜消费
本报记者 朱亚平
7月24日晚7时,咸宁龙潭里景区内外,一场热闹非凡的音乐美食嘉年华正在火热上演。
景区门口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舞台上,激情四溢的音乐表演正火热进行,动感的节奏让前来纳凉的居民们情不自禁地随之摇摆。
不远处,美食区域香气扑鼻。一大锅色泽红亮的小龙虾香味飘散,吸引着众多食客驻足品尝,章鱼小丸子圆润可爱,烤生蚝滋滋冒油,与蒜香完美融合;臭豆腐浇上特制的酱汁,烤苕皮搭配丰富的馅料,各式各样造型精致的小甜点宛如一件件艺术品,诱惑着人们的味蕾。
除了这些令人胃口大开的小吃,现场还有本地农特产品和咸宁特色美食展销。展台前,游客们一边品尝着包坨等地方特色美食,一边了解咸宁的特色物产,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咸宁好吃的美食太多了。”上周来咸宁出差的武汉游客周樱,花了1个多小时做了古装妆造,利用晚上的时间夜游咸宁,龙潭里是她打卡的第一个景区,她说:“体验感非常好,也买了不少咸宁特产寄回家。”
穿梭在景区中,古色古香的仿宋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韵味悠长。飞檐斗拱、层楼叠榭,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不少游客沉浸在景区的夜景中,沉浸在这充满烟火气与文化氛围的夜晚里。
带着一家老小来此纳凉的居民李军介绍,之前白天来打卡过一次,这次发现夜景更美,灯光渲染下,夜色更加迷人了。
记者感言:
音乐表演释放压力,特色美食满足味蕾,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下韵味悠长,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龙潭里的这场盛宴,是对咸宁夜经济活力的生动诠释。景区展现咸宁城市特色,将音乐、美食与美景巧妙融合,不仅促进市民的夜间文旅消费,还凭借独特魅力带动产业发展,值得点赞。
夜运动
本报记者 朱亚平
7月25日晚6时,大地的余温还在,全民健身中心的“夜训课堂”早已火热开锣。
三楼篮球馆里,孩子们运球的砰砰声此起彼伏,教练正俯身纠正运球手势,进阶班的学员则在进行战术跑位,两个时段的课程让场馆从午后到入夜都活力满满。隔壁羽毛球馆,高远球划破空气的呼啸声不绝于耳。教练分解着扣杀动作、吊球、步法等关键技术要点,学员们挥拍不停,晚七时的场子刚开场就满员。
游泳馆内水汽氤氲,蛙泳班刚下课,自由泳学员已跃入泳池,教练沿着池边踱步,不时用长杆纠正学员的划水姿态。瑜伽室里,不少学员在瑜伽导师的指导下,呼吸吐纳,舒展身体,释放身心压力,重塑挺拔体态。
室外网球场,教练循序渐进讲授着双打战术布局等核心技能,参训队员们在专业灯光球场上感受网球运动的独特魅力。
“以前总说没时间运动,现在下班直接来上课,方便又专业。”刚结束乒乓球训练的张严擦着汗说,儿子在篮球班进步飞快,自己也报了乒乓球课,这个夏天,父子俩成了这里的常客。
刚上完瑜伽课的李曾曾收拾瑜伽垫时,额角还渗着薄汗。她说:“白天在办公室坐一天,肩颈早就僵硬了。这瑜伽课时间刚好,老师还会盯着纠正动作,比自己瞎练靠谱多了。”她笑着晃了晃胳膊,“你看,现在抬胳膊都利索了,我还拉着闺蜜一起报了名,晚上来动一动,比窝在家里刷手机好多啦!”
咸宁市全民健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至8月,中心对外开设篮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足球、网球、瑜伽7个项目培训课程,受到居民追捧。
记者感言:
从清脆的乒乓声到泳池的水花声……全民健身中心用7个项目科学布局,适配不同群体需求,精准填补了市民夜间运动空白,让运动从“想做”变成“能做”。张先生父子同训、李女士约友参与的细节,印证其已成为连接家庭温情、释放生活压力的纽带,真正让全民健身理念融入日常,为城市注入健康活力。
夜生活
本报记者 朱亚平
7月28日晚8时,人民广场内,很多居民不约而同来此纳凉、散步。
路灯下,一辆滑板车碾过地砖发出“嚓嚓”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追着跑进了一片泡泡里,透明的泡泡裹着细碎的金芒,碰到长椅就轻轻炸开。沙池边,穿背带裤的小男孩攥着塑料铲子挖“隧道”,孩子妈妈蹲在一旁帮他擦掉鼻尖的沙粒。卖气球的大叔推着挂满卡通造型气球的小车走过。三五成群的老人围在健身器材旁边,边聊生活边运动。
潜山公园的登山道上,上山的居民游弋在林间。穿着荧光绿速干衣的小伙子两步并作一步往上冲,运动鞋碾过枯叶发出“沙沙”响声。穿碎花裙的女人牵着丈夫的手慢慢往山上走。半山腰的休闲椅上坐满了人,穿校服的姑娘举着手机拍星空,镜头里星光混着山下的霓虹,在屏幕上晕成一片温柔的光斑。
十六潭公园的环湖步道上,晚风推着人群缓缓流动。三个穿蓝白衣服的少年勾着肩走,争论着卷子里最后一道大题的解法。穿红马甲的遛狗人停在草坪边,看金毛叼着飞盘冲向同伴,尾巴甩得像小旗子。广场舞的队伍沿着湖岸排开,东边阿姨们转着粉扇跳《茉莉花》,西边大妈们踩着鼓点跳健身操。穿太极服的老爷爷面对着湖面打拳,招式慢悠悠的,影子落在水里,跟着涟漪轻轻晃动。
“出一身汗,再回家洗个澡,今天肯定又能睡个好觉。”居民黎鑫说,青龙山公园的登山道路真是修到了她的心坎上了,每天她都要来这里走两圈,又能欣赏夜景,又能锻炼身体。
记者感言:
咸宁的夜生活藏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松弛感里。人民广场的童趣、潜山步道的攀登、十六潭公园湖畔的悠然,无不勾勒出咸宁多元夜生活的美好。它们不仅是市民放松身心的港湾,更彰显城市宜居温度,折射出咸宁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无论是孩子的欢闹、登山的酣畅,还是散步的悠然,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生活滋味——不疾不徐,却自有蓬勃的生机。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阅读风起书香驿站
下一篇:
赤壁市蒲圻街道文艺展演惠民众
我市将以此次锦标赛为契机,持续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体教融合,全面提升传统体育项目竞争力,增强跆拳道、武术等特色项目吸引...
我市将以此次锦标赛为契机,持续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体教融合,全面提升传统体育项目竞争力,增强跆拳道、武术等特色项目吸引...
看一看日前,第18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总决赛)在市全民健身中心举行,来自全国152所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跆拳道运动员在此...
秋高气爽正出游,正值中秋小长假,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的摄影师们,用图片记录市民“乐游中秋”。
内场含有篮球馆、羽毛球馆、跆拳道馆、瑜伽馆等,外场还将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建设体育公园、健康步道等室外活动场地。
12月20日,记者在我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目前大楼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工人们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和屋顶球场防水...
据悉,大赛期间还将开展大健康音乐节、文旅推介及“我与冠军面对面”交流、“手拉手”关爱特殊儿童活动等,充分展示我市大健...
作为赛事承办城市,我市除制定并落实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安全应急、交通保障、接待服务等专项方案外,还策划了走遍咸宁嘉年...
9月26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咸宁市第三届运动会职工类趣味体育比赛暨第六届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在全民健身中...
春节期间,场馆还举办了系列大众体育赛事、国民体质检测、新兴体育项目体验等,接待量远超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