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城都市报综合消息 中国首部8K拍摄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昨日全国公映,该片既是中国航天工程与影视创作的一次跨界合作,又以其独特的拍摄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中国的航天成就和文化自信。
影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创意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出品,朱翌冉担任导演,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执行繁重的科学实验和工作任务之余,亲自操作摄像机完成拍摄。这要求航天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摄影技术,更要在失重环境下精准操控设备,难度可想而知。
该片以航天员王亚平的视角呈现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驻留6个月的非凡旅程,通过航天员的视角,让观众沉浸式体验400公里外地球轨道的壮美景象,领略超高清壮美地球奇景,感受航天员真实的内心情感。
此次拍摄使用全国产8K超高清摄影机,2021年,拍摄设备搭载天舟货运飞船运送至中国空间站,在拍摄过程中攻克了火箭振动测试、空间环境测试、空间站内适配性充电存储等一系列难题,最后完成任务。“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拍电影是非常难的事情”,朱翌冉透露,总台团队协同航天科研团队在短期内研制出“8K、50帧、全画幅”高格式太空摄影机,全球仅有三台,而其中一台已完成太空使命永留苍穹。“8K摄影机记录下的不仅是影像,更是中国航天的历史足迹。”
作为中国首部8K拍摄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创下多个“人类之最”:影像指标最高、调动资源最多、内容覆盖最广、拍摄体量最大。
在该片的首映礼上,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乘组通过视频的方式,在轨参加《窗外是蓝星》首映礼活动:“在太空拍电影是中国航天人特有的浪漫,窗外是蓝星,窗内是中国心。”航天员在空间站打卡电影拍摄地,用最独特的方式,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天地联动,令人动容。而到场的三位“火箭少年”严弘森、赵一豪、张世杰不仅热情分享了自己对航天事业的向往,更是给航天员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航天礼物”,他们逐梦的热情让人看到中国航天的未来。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营救飞虎》重现东江纵队“奇迹营救” 解锁香港抗日烽火中营救盟军飞行员真实事件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伴随着嘈杂的电波声,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这飘...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飞向太空只是美丽的神话和美好的梦想。这不仅是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成果,更依赖于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如果要问人类为何对宇宙如此执著,书中也点明了答案:“因为我们诞生于宇宙群星,最后也终将驶入宇宙群星。
○彭小波 《第五次工业革命:太空技术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西】茵玛·马丁内斯著,天地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如今,太空考古或可以为现代考古提供“最高能”的手段,促使我们重新解读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重新认识生命的进化过程。
《空间站简史》这本书,收集500余幅震撼的照片、手稿、漫画、设计图纸等图片,直观清晰地展现空间站的发展历史,看后会让人明...
在空间站里能不能剪指甲?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看悲伤的电影……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日常是怎样的呢?日前,江苏凤凰教育出...
书里不仅有大量上海天文馆的展品照片,还有馆内太阳望远镜拍摄的科学图片、珍贵的天文图片和精美的艺术插画。
太空垃圾一直是困扰着航天活动开展的一个问题。近期,欧空局和“清洁太空”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个太空垃...
他制定了多项试验方案,尝试着将每把锁的钢索紧固螺母每转动1度,测出12把锁对应的钩间距、钢丝绳张力和绳轮角度等3个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