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黄 梅 歌

来源:中国戏曲网 时间:2007-02-08 10:33

  黄梅戏形成的初期就和山歌、茶歌、小调等民间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就曾孕含着“黄梅歌”这一歌唱样式。20世纪初,黄梅采茶戏在鄂、皖、赣相邻处,特别是安徽的安庆地区——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黄梅戏,但在黄梅县的农村,仍然流行着由识字人手捧坊间木刻唱本用“黄梅歌”的形式说唱民间故事。


  建国后,黄梅戏和黄梅戏音乐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返朴归真的歌曲化唱段在群众中曾受到普遍的欢迎,如《天仙配》中的《满工对唱》、《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等。


  十年动乱之后,用黄梅戏音调谱写的歌曲异军突起,成为从黄梅戏的本体中裂变出来的另一个艺术品种,为黄梅戏的发展产生了艺术补充,这些唱段或基本用黄梅戏的音调改编,或用黄梅戏的音调为基础、素材进行编创。无论用哪种手法,都与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群众把它们叫做“黄梅歌”。


  黄梅歌不像戏中的某些唱段那样,需要考虑结构、层次、音域、风格、复杂的润腔手法以及刻画人物的完整性等等,一般都比较短 小、通俗、活泼。为了便于群众演唱和流传,作曲家多用分节歌的样
式谱写。


  现在的黄梅歌基本上不再是戏里的唱段,而是具有独立风格的一种艺术新品了。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黄梅戏的唱腔及伴奏
下一篇: 黄梅戏的语言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