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明代“地方花戏”流传汀泗民间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6-08-03 09:50

通讯员 葛建伟

  本报讯   “陈二姐儿!”“哎,你叫我干么事儿唉?”近年来,咸安区汀泗桥镇赤岗村以村民谭松柏为首的几位民间艺人,每到逢年过节、农闲之余,便主动组织村民学唱祖祖辈辈承延下来的“地方花戏”。
 据汀泗桥镇文化站站长余大厚同志介绍:明代天禧6年,因湖南某地淹水受灾,一些灾民逃荒落户到汀泗桥赤岗村,带来了湖南的民间特色小调。这些民间特色小调与汀泗赤岗村的地方小曲,经过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慢慢磨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地方戏曲,当地人把它叫做“地方花戏”。这种戏主要描述和反映了时闻逸事,感叹人生,有谈笑、有苦涩,大到世事沧桑,小到油盐酱醋;精湛的演艺,坦率真诚的表白,令人解颐,又启人心智。其中有一段就真切地描述了当年叶挺将军率领北伐军在汀泗桥作战时的情景;唱出了汀泗桥人民是如何支援北伐军及北伐军又是怎样同汀泗桥人民心连心、手挽手,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之情。
 目前,这种“地方花戏”已引起了咸宁文化界的关注。咸安区委宣传部、咸安区文体局已将此戏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品牌”,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予以推介。


作者:jiangxingyuan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楚 剧
下一篇: 通城花鼓戏唱响大江南北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