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文化 >> 地方戏曲 >> 正文

鄂南民间独特的拉弦乐器——鄂南提琴(上)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06-06-18 13:24
  我国民族乐器的弦振乐器家族中,有弹拨乐器(如筝、琵琶、古琴)、击弦乐器(如扬琴)、拉弦乐器(如二胡、京胡、高胡)。用拉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就是拉弦乐。在我们鄂南民间,流行着一种特有的、自制自娱的拉弦乐器——提琴。
  提琴,约起于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蒙族称“胡尔”,汉族称“胡琴”,提琴,则是古代汉族对胡琴的称谓。清代《律吕正义后编》就将胡琴称为提琴。
  为什么叫提琴呢?“提”为何意?《周礼·大司马》中说:“提为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马髦上者,故谓之提。”译文就是:提,就是骑在马上演奏,有一段弯曲的木柄可以用来提,拿着鼓放在马颈上演奏,所以叫作提,原来,古代一些乐器演奏方式的起源,是从马上演奏开始的。这一点,在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中关于琵琶(古称枇杷)的演奏可以印证:是“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时至嘉靖——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2),当时著名戏曲音乐家魏良辅(今江西南昌人,是我国京剧的三大发源声腔之一的“昆山腔”的加工整理者)首次将提琴和昆山腔音乐传到洞庭湖一带,经数百年发展演变,形成了数十个不同的地方剧种,而提琴则成为这些剧种伴奏的主要乐器。在那些地方,提琴的形制、名称都改了,唯有提琴传入鄂南,在通城、崇阳扎下了根。这里的花鼓小戏在有了提琴伴奏之后,也以提琴冠名为提琴戏。提琴和提琴戏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未变。现在,崇阳、通城及周边地区乡村的提琴戏剧团、乡民自娱乃至走村串户的算命先生,仍用着自己制作的这种古老的提琴。
  提琴琴筒为竹制,琴杆用桐木或梨木,琴轴分两边,无千斤,有二弦,四弦两种。音色较亮,但略沙硬;虽有风格,但音域较窄,有效音域仅在C1—G2之间(即C调的2至5),且换把不便。时代在前进,民间制作的土提琴必须改进才能适应现代民族乐曲的演奏要求。
  1988年,为参加湖北省民间音乐舞蹈电视比赛,通城县文化局创作组二级作曲钟清明创作了《曲曲山路悠悠情》一曲,为适应该乐曲的演奏要求,钟清明着手了对提琴的进一步改制,加长琴杆,加大琴筒,从而增加了音量,扩宽了音域,美化了音色。在那次比赛中,特冠名“鄂南提琴”二重奏的乐曲《曲曲山路悠悠情》一炮打响,人们为这件新奇独特的乐器和奏出的美妙乐曲感到兴奋,有的评委甚至亮出了9.99的高分!比赛结果:作曲、演奏、辅导一等奖(通城县张广明、吴逊弋演奏)。1999年,该曲目还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当年又随湖北省民间艺术团出访前民主德国,开鄂南音乐艺术走出国门之先河!
  亮丽的鄂南提琴,为智慧的鄂南人民赢得了光荣!

作者:yourui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鄂南呜嘟
下一篇: 鄂南民间吹打乐——十样锦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