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疆》之二
新疆之行,有不少东西让我感动。而第一让我惊奇并让我感动的,是新疆的绿色。
未去新疆之前,盘踞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大漠风尘日色昏”、“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荒凉景象。但这种印象通过这次上新疆被彻底地颠覆了!前往新疆的沿途不仅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而且随处可见遮天蔽日的大树。行走在新疆笔直的柏油路上,放眼望去,两旁多是结满果实的沙枣树、酸枣树,数人合抱的胡杨树、柳树、榆树,更有高达数十米的钻天杨。新疆城市的绿化率也很高,无论是省会城市乌鲁木齐,还是我们经过的中小城市如吐鲁番、博乐、温泉,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鲜花满地。尤其是我们经过的一个石河子市,一栋栋高楼,一条条街道都掩映在绿树丛中,根本看不出与内地城市有什么区别,据说还荣膺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新疆的绿色,固然与近年来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林政策有关,但也让我想起了历朝历代不断给这块土地铺满绿色的人们。新疆由于地处遥远,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戊边的将士很难从内地得到给养,只能就地解决。因此新疆的屯垦始于汉代,此后历代屯垦不辍。如清初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屯垦戊边:清朝立国后,这支当时驻扎在张家口的蒙古八旗部队,携家带口,经过一年多的旅途跋涉,终于来到今天温泉县一带的驻地。在温泉县城旁的阿尔泰山脚下,就建有当时这支西迁大军的纪念碑,而此行一直陪同我们的蒙古族温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巴特尔,就是这支西迁将士的后裔。
新疆的绿色,也让我想起了左宗棠:大将西征久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树,引得春风度玉关。据说柳树那种“柳枝到处可成荫”的品格深受左宗棠喜爱,他在带领湘军西征之际沿途插柳,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形成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的奇观,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左公柳!
新疆的绿色,更让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王震将军和他开启的新疆建设兵团。这支从南泥湾走出的队伍,在1949年解放新疆的战争中,作为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挺进新疆,建立人民政权之后,就地屯垦,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拉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军垦伟业。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全国各地的学生、农村青壮年、城市知识青年、自动支边人员也纷纷投入到兵团屯垦戊边的事业中来,到1966年,新疆建设兵团的总人口已达150万人。目前,新疆建设兵团尚有十二个农垦师分布在新疆南北,担负着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历史重任。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兵团建设者们的辛勤劳动,才逐渐改变了新疆的面貌,在戈壁滩上建起了一批象石河子市这样的“沙漠明珠”!把满眼黄沙、遍地戈壁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片片绿洲,形成今天的满目青翠,花果飘香。使新疆这块古老荒凉的土地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获得新生!(周辉庭)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上新疆》之三--------天山天山
下一篇:
蜜旅马尔代夫